快迅!快迅! 印度日报最新消息, 印度与中国达成协议,承诺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永磁体仅用于印度国内生产,不会转口至美国。 这话翻译过来特简单:印度跟中国保证,从中国买的稀土永磁体就自己用,绝不转手卖给美国。这事儿看着是中印之间的贸易约定,实则是戳破了美国想借第三方绕开中国稀土管制的小算盘,背后藏着的全是全球战略资源的博弈。 得先说说稀土永磁体这东西有多重要。别以为它听着冷门,电动车电机、风力发电机离不开它,连美国F-35战机每架都得用900磅稀土做高温磁体,美国国防部90%的稀土加工都依赖中国。中国今年4月加码稀土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直接慌了神,洛克希德·马丁的F-35升级计划都因为磁体短缺被迫延期,库存撑死也就够6个月。 美国没法直接从中国拿到足够的货,就盯上了印度这个“中间商”。毕竟印度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得吓人,2024年进口的稀土永磁体将近2850吨,几乎全来自中国,2025财年光重稀土磁铁就买了870吨,花了30多亿卢比。美国本想让印度当“二传手”,把中国的稀土转过来救急,这下印度直接表态不掺和,等于断了美国这条“曲线救国”的路。 印度突然这么“实在”,根本不是跟中国有多铁,纯粹是算清了利弊。它自己看着有全球前五的稀土储量,可加工能力差得远,90%的高纯度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现在印度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巴贾杰汽车、马鲁蒂铃木的电动车生产线全靠中国稀土磁体撑着,要是得罪中国断了供,这些产业分分钟就得停摆。有印度官员私下都承认,短期内制造业根本离不开中国的供应,实在承受不起断供风险。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还有“技术王牌”——元素指纹追踪技术。就算印度想偷偷转卖,中国也能精准识别稀土流向,根本藏不住。而且中国的管制规则说得很明白,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或者用了中国稀土技术,出口都得申请许可证,想钻空子难如登天。印度心里门儿清,与其冒着被抓包丢供应的风险帮美国,不如踏踏实实保住自己的供应链。 这事儿最该琢磨的是美国的处境。本土稀土工厂建不起来,想找盟友当“中转站”又接连碰壁,不光印度,韩国、日本、德国这些国家也都陆续承诺不把中国稀土转口给美国。美国五角大楼急着砸10亿美元采购关键矿产,恰恰暴露了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有多深,而建立独立供应链少说也得5到15年,短期内根本无解。 不过印度的心思也没那么单纯,属于典型的“务实派”。一边给中国提交终端用户证明,承诺稀土只用在国内生产,一边还在对23类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包括手机壳、墙纸这些日常用品。这种一边求着中国给关键资源,一边打压中国普通商品的操作,把它在中美之间找平衡的小心思暴露得明明白白。莫迪政府甚至还计划砸735亿卢比,用7年建自己的稀土磁铁产能,可惜连稳定电力供应都保证不了,这目标更像画饼。 印度的承诺不是博弈的终点,只是个开始。美国肯定还会找下一个“目标”,其他国家也会在利益和压力间反复权衡。但至少现在能看清一点:在稀土这个关键领域,中国的主导地位短期没人能撼动,想靠耍小聪明绕开规则,根本行不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国对美稀土 稀土出口限制 稀土出口禁令 稀土关税 稀土出口配额 稀土技术革命 印度创新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