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特朗普:“我不想摧毁中国” 特朗普在10月19日的福克斯新闻的专访中抛出看似缓和

特朗普:“我不想摧毁中国” 特朗普在10月19日的福克斯新闻的专访中抛出看似缓和的信号:“我没有打算摧毁中国。” 但这话刚说完,他立刻补了一句: “两周后我们会明确贸易关系走向”,同时强调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对美国经济“不可持续”,却又称中国“迫使”美国这么做。 这种前后矛盾,像极了吵架时先甩狠话再给颗糖的套路。特朗普的真正意图,藏在时间线里: 10月初他刚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引发市场恐慌。但美国财长贝森特随即悄悄放风称“关税不一定会实施”。 紧接着,中美经贸团队被曝出已在日内瓦密谈,而特朗普急需在11月APEC峰会前稳住局面,避免贸易战升级冲击圣诞消费季和美国中期选举。 网友一针见血:“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不想弄死你,但你得按我的规矩来。”特朗普吹嘘关税让中国“付出数千亿美元”,但数据直接打脸。 2018年至2020年,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中,八成成本由美国进口商承担。爱荷华州豆农仓库堆满滞销大豆,巴西农场主却乐呵呵接单接到手软。 更扎心的是,咱中国早就不靠美国市场吃饭。2024年对美出口占外贸总额比重降至15.1%,东盟、欧盟成了新靠山。 特斯拉因为咱稀土管制急得跳脚,F-35战机产量从156架砍到98架,洛克希德·马丁总裁公开抱怨“供应链卡脖子”。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反而逼着中国加速打造“去美国化”的产业链。特朗普放话“不想摧毁中国”的同一天,咱中国出台新规:美国船只进港按吨收400元特别费,稀土出口管制加码。 这两招看似低调,实则精准打击:美国粮商运粮成本飙37%,五角大楼的导弹生产线因稀土短缺放缓。 美方嘴上强硬,身体却很诚实。贸易代表格里尔一边骂中国“攫取供应链权力”,一边悄悄延长301调查豁免期; 财政部长贝森特紧急喊话“不想脱钩”,还张罗着在APEC安排元首会晤。这套路被网友调侃:“像极了吵架后偷偷递纸条求和的同桌。” 特朗普突然放软话,根本原因在国内压力。中期选举临近,农业州农民因大豆滞销集体抗议,汽车厂商抱怨钢铝关税让成本涨两成。 更关键的是,圣诞购物季要是货架空空,选民绝对会把票投给民主党。特朗普的“不想摧毁中国”,本质是选举经济学的算计。 就连共和党内部都分裂成两派:强硬派要加税84%,务实派怕通胀炸锅。特朗普的“软硬二重唱”,暴露了美国战略的短板: 既要对华施压保霸权,又怕玩脱了反噬经济。而咱中国的应对,始终带着长期主义的从容。从稀土管控到一带一路,从芯片自研到内需拉动,每一步都在减少对西方依赖。 这场较量早超出贸易范畴,变成耐力赛。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奇说得好:“特朗普以为关税是万能锤,但中国不是钉子,而是另一把锤子。” 当白宫为明年选举焦头烂额时,北京正在规划第十五个五年计划。时间,从来不站在急功近利者那边。 特朗普的“不想摧毁中国”,与其说是善意,不如说是现实教育下的妥协。当关税大棒砸疼自家选民,当稀土断供威胁军工生产,美式霸权不得不低头认怂。 而咱中国,用一场贸易战换来了产业链升级和战略定力:这波,到底谁赢麻了? 参考资料: 《特朗普:加大对北京贸易压力不是想“摧毁”中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