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和安世中国闹专利纠纷,说到底,是跨国并购时没把家底理清楚。 当年恩智浦把业务卖出去,几百项专利跟着一起过户,可偏偏有1.7%的专利,像块没贴标签的零件,卡在了法律缝隙里。 荷兰总部说“我管着”,中国子公司说“我用着”,两边都没错,可谁也没真正拥有。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头疼——你用着的工具,突然有人站出来说:“这东西,我也有份。 ” 更麻烦的是,这些专利不是摆着看的,是真金白银撑着汽车、手机里那些功率芯片的命脉。 一家车企因为怕断供,悄悄换了供应商;国内几家新能源厂,交付慢了半拍,客户问起来,只能赔笑脸。 技术本该是推动进步的,现在倒成了拖后腿的绊脚石。 说到底,跨国并购不是买个牌子就完事,专利、技术、授权链条,一条都不能含糊。 哪怕只占1%,也可能是引爆大雷的引信。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我们太急着“吃下”国际资产,却忘了先数清盘子里有几道菜。 现在,法律在走,监管在看,但真正该反思的,是我们能不能在下一次“蛇吞象”之前,先学会把筷子放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