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海口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海口市美兰区北港岛开展“无塑海洋”渔船打捞垃圾积分兑换物资活动。
渔民打捞的海洋垃圾。记者王赫摄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22名渔船船主及家属以“环保积分”兑换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参与活动的渔民阿强说,“海洋垃圾对渔业的负面影响很大,出海时会力所能及将各种塑料瓶、垃圾袋从海里打捞上来,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渔民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记者王赫摄
活动主办方介绍,根据渔民打捞垃圾次数、重量及种类等基础数据,评估渔民志愿者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换算成相应积分并根据渔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每2—3个月开展一次积分兑换物资活动,肯定渔民志愿者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行为的同时,激励更多渔民加入行动。
无塑海洋“渔船打捞垃圾”试点行动于2021年2月启动。四年来,海口示范渔港达到了6个,630余艘渔船,2200多名渔民持续参与海洋塑料污染治理。
海口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塑海洋”行动是海口市“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之一,宣传“无废”理念,推动全民参与,共同打造低碳绿色生态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