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大臣尹泰醉酒后一时兴起,强行与丫鬟徐氏之发生关系。事后,尹泰对这个丫鬟态度冷淡。想不到的是,到了雍正时,尹泰竟然要给这个丫鬟行礼。 尹泰这个人,出生在满洲镶黄旗的章佳氏家族,早年通过笔帖式进入官场,康熙二十七年迁内阁侍读,逐步爬上高位。他管过内务府,康熙晚期掌兵部事务,一直到雍正朝还当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年过八旬才退休。这家伙家规特别严,对下人要求苛刻,尤其看不起出身低的人。徐氏是江南江宁人,本来是尹泰正妻佟氏身边的婢女,负责日常杂务,日子过得卑微。尹继善是尹泰第五子,康熙四十四年生,自小聪明,五岁识千字,尹泰虽请老师教他,但对徐氏母子没啥好脸色。尹继善雍正元年中进士,入翰林院编修,三年升户部郎中,五年后署江苏巡抚,十年升云贵总督,一路靠才能上位,深得雍正赏识。 尹泰的家族背景让他在清廷站稳脚跟,但他个人品行有问题。康熙某年,他酒醉后侵犯了徐氏,导致她怀孕。事后尹泰不认账,还威胁徐氏别声张,把她赶到后院偏房,派人监视,不让她乱走。徐氏生下尹继善,尹泰只给孩子取名,勉强赐徐氏侧室身份,但待遇没变。徐氏在府里像仆人一样,站着侍奉佟氏吃饭,下人还背后议论她出身低。尹泰正妻佟氏看不惯徐氏,常找麻烦,让她干重活。尹继善长大后,见母亲受苦,心有不平,但按礼制只能认佟氏为母,徐氏没资格被正式提及。 雍正年间,尹继善官运亨通,协助江南河务,整治水患有功,升迁迅速。雍正十年,他入宫谢恩,皇帝问起母亲情况,尹继善犹豫后说出徐氏的艰难处境:操劳无休,无坐席权。雍正听后决定干预,下旨封徐氏为一品诰命夫人。这消息传回尹府,尹泰大怒,觉得儿子用皇帝压他,抄起棍子打尹继善。徐氏上前护子,磕头求饶,尹泰才停手。但雍正得知此事,更生气,派礼部官员直接去尹府宣旨。 礼部官员到尹府,尹泰想让佟氏代接旨,试图糊弄过去,但官员坚持必须徐氏亲接,其他人不行。尹府前厅人多,徐氏被叫出,官员扶她上座,说她已是一品夫人,无需跪拜。尹泰和佟氏站在下面,只能弯腰跪拜,向徐氏谢恩。尹泰脸面尽失,但不得不遵旨。这事让徐氏地位逆转,从此府里没人敢轻视她,下人见她恭敬喊夫人,佟氏也得点头问好。 徐氏获封后,尹府风气大变,她享受到应有尊荣,不再干杂活。尹继善继续升迁,雍正末期调两江总督,乾隆登基后历任多项要职,四次任两江总督,前后三十多年,还入军机处,协办大学士。尹泰雍正十三年乞休,朝廷准原官致仕,他回家养老,不再管事。徐氏晚年安稳,乾隆七年去世,尹继善丁母忧守孝。 尹继善一生效忠两朝,乾隆三十六年卒于京师,赠太保,谥文端,入贤良祠。他的兄弟多平庸,长兄尹笃善只到刑部郎中,四兄尹立善还被流放黑龙江罚守祖坟。尹继善子嗣众多,四子庆桂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十三子庆保当过湖广总督,家族延续荣华。但这一切根基在徐氏母子身上,尹泰的严苛家规差点毁了这个支系。 这事件在清史中是个典型例子,显示皇帝对人才的重视超越礼制。雍正爱才,不顾纲常干预家事,让尹泰跪谢小妾,实际是为尹继善出气。尹泰作为老臣,固执守旧,看不起徐氏,却不得不低头。这反映清朝嫡庶之分严苛,但皇帝权威能打破常规。民间流传这事,成为母子情深的故事,却也暴露官宦家庭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