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刘俊)养老院服务好不好?设施是否专业?这些问题牵动着不少老人和子女的心。9月25日,长沙市2025年“敬老月”启动,10月15日至17日,全市28家养老机构“敞开院门”,通过提供沉浸式体验、展示精细化服务,让大家零距离感受现代养老服务的真实场景。
17日上午,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随着钢琴声响起,20余名老人打起拍子唱起歌,不一会儿兴致来了,几位老人还跳起了舞。“感觉非常好,就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样。”老人肖子文高兴地说。“敬老月”期间,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开展政策宣传、互动体验、现场参访等活动,邀请广大市民参观安宁疗护中心、失智失能照护中心、养护一区等医养区域,对养老政策进行宣传展示,让大家了解养老新资讯及惠民政策。
记者还注意到,该院的失智失能照护中心充满了怀旧元素,比如旧电视机、旧奖状、怀旧动画片、长沙老照片等等。“失智老人的远期记忆力比较好,对很早以前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反而不太记得最近发生的事情,哪怕是早餐吃了什么,他们都记不清楚。如果聊年轻时候的故事,他们能说上好一会儿。”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失智失能照护中心护士长肖永厉告诉记者,为此,中心采用怀旧疗法等唤起老人对过去生活经历的回忆,来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据了解,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是一家为“三无”老人、四类兜底对象和社会老人提供养护的公办福利机构,目前有服务对象600余名、工作人员400余名,开展医、养、康、护、社工等服务。作为福彩公益金重点资助项目之一,从2006年开始,长沙先后投入福彩公益金9000多万元用于该院的寿星公寓基础建设等项目的提质改造,为老人带来更多舒适和温暖。
普亲养老长沙桂花坪院则有两只“喵星人疗愈官”,一只叫幺幺,一只叫一一,分别是暹罗猫和英短猫,它们有时候在房间里等着老人来撸,有时候在院子里闲逛,受欢迎程度堪比明星。
普亲养老长沙桂花坪院院长余莉告诉记者,院里“活力老人”比较少,大部分是患有中风、偏瘫、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她便想到增加一些让老人们感到温暖、对未来生活产生期待感的“员工”。在事先了解老人们是否害怕猫、是否对猫毛过敏后,这两位“员工”上岗了。陈奶奶每天都要来撸猫,她说:“心情真的会放松,老人跟小孩一样,一个人在家里会感到有点孤独,住在这里就像大家庭一样。”“敬老月”期间,普亲养老长沙桂花坪院开放手工区、康复区等养老体验区,还为老人提供试住体验。
17日下午2时,长沙芙蓉区社会福利中心一楼的活动区域已经热闹了起来。老人们在午休后纷纷下楼,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唱歌、跳舞、围棋、手工、文学课、乒乓球……我参加了很多活动,住在这里,我感到身心舒畅。”住在家里时,曾奶奶就是里里外外的一把手,搬进芙蓉区社会福利中心以后,省心的服务与护理能让曾奶奶有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长沙芙蓉区社会福利中心是一家集老年康复、医疗救助、休闲娱乐、老年大学、养老护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近两年,福彩公益金至少投入6000万元,让福利中心以更完善的养老设施、更优质的养老服务,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智慧养老是长沙芙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一大特色,目前该中心打造“微养”智能化养老平台,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便捷化养老服务,配置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和健康护理设备,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健康监测和慢病管理,并引进骨骼机器人、陪聊机器人等智能辅助产品,为老年人术后康复、精神慰藉等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据了解,目前全市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177万人,65周岁以上119万人。长沙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街道(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513家、老年服务助餐点446家,对困难老年人免费进行适老化改造,实现“愿改尽改”,免陪照护、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更加普及,基层老年协会积极参与互助养老服务,老年教育、老年志愿服务、老年文体活动蓬勃发展,让老年时光有了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参与感。
[作者:刘俊][编辑:肖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