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公开喊话大陆:请大陆的一些朋友不要对台湾喊打喊杀。 她强调说,要知道台湾被清朝抛弃后,被日本殖民50年,吃了很多的苦。 最近,国民党主席选举里,郑丽文的一番发言在岛内外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她不光再次提到“九二共识”,还直接对大陆喊话,希望停止那些激烈的对抗言论。 她从一段很多人不愿提、甚至被有意淡化的历史讲起,郑丽文把“九二共识”里那个“一个中国”的情感根源,放回到了两岸共同经历的那段被日本殖民统治的岁月。 1895年到1945年,这五十年,对台湾人来说是屈辱、压迫与抗争交织的时代,那时,台湾被迫推行日语教育,部分民众改名字,祭祖仪式被禁止。 岛上的蔗糖、稻米、煤矿、木材,全都被源源不断运往日本,台湾人留在自己家乡的,是贫困、劳累和饥饿。 几乎没有活路,日军登陆的第一天,抗日武装就被血洗,到了1930年,雾社的赛德克族人再也受不了欺压,举起猎枪反抗,结果日本军队直接动用毒气弹镇压,整个部落几乎被灭绝。 据史料统计,五十年间,台湾因为反抗、饥荒、劳役等原因死亡的人超过六十万,占当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这是实打实的民族创伤。 可即使海峡隔开两岸,血脉的联系并没有断,那个时候,台湾义勇队偷偷越海,把情报和物资送到大陆的抗日根据地,甚至还直接袭击过日军的船只。 所以,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台北街头的场景是万人庆祝,人们一边哭一边喊“光复了”,那种喜悦,不是政治宣传,而是真切的民族情感。 她是在用历史事实,反击那些试图把日本殖民说成“台湾现代化起点”的论调,说完历史,她把话题拉回现实。 今天的台湾,处在一个危险的地缘政治夹缝中,美国表面上支持台湾,其实是希望用台湾来牵制中国大陆。 美国不断鼓动“军事合作”、提供军售,台当局年年加军费,但换来的不是安全,而是更深的不安。 防务预算越来越高,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的钱却被一点点挤走,年轻人薪水没涨,房价却像坐火箭,很多人感受到的不是“安全”,而是越来越沉的负担。 这种不断向外靠的安全,真的能长久吗?靠美日军援换来的,只是一种短暂的心理安慰,真正的后果,是台湾被推到冲突的最前线。 她的观点其实是很务实的,与其陷入对抗,不如寻找共生的出路,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势头强劲,从芯片制造到卫星发射,从高铁到新能源,都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 大陆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本来就是台湾经济的重要依托,郑丽文在提醒大家,如果能基于“九二共识”重新建立互信,恢复经济合作,台湾的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都能找到新的机会。 “靠近大陆”是机遇,合作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进入百姓的生活,两岸关系已经发生转变,相信不远的将来,统一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结果。 参考资料:锐看台湾、中华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