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前鲜花堆成山,另一座却冷清无人问,谁的名字该被更多人记住? 2025年秋天,一部叫《沉默的荣耀》的电视剧火了,讲的是1950年代在台湾牺牲的几个中共地下党员,用了真名,也说了真事,比如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这些人,以前的谍战剧总在大陆城市里转,这次直接去了台湾,观众一下子就被带进了那段没人提的过去。 北京福田公墓里,吴石和他妻子的墓前,每天都有上百束花摆着,堆到路边,人得绕着走,有人专门开车来放花,也有学生结伴来拍照,可宁波镇海的朱枫墓前,花篮也有,但没那么多,没人排队,也没人直播,安静得像没人记得。 吴石的墓为什么这么热闹,因为他埋在北京,北京是首都,路好走,记者也爱来,拍个视频发网上,一下就火了,朱枫的墓在县城边上,不是景点,没几个人知道,这几年北京的烈士墓,每年去的人多了快三成,地方上的烈士墓, mostly 靠家里人去扫,没人管,也没人提。 剧里说吴石和朱枫是双主角,可镜头全落在吴石身上,他有家里的戏,有心里的纠结,观众能跟着他走,朱枫呢,她只是个引子,剧情只提她和女儿的牵扯,和战友的来往,没见她自己怎么一步步走过来,2023年有部剧叫《惊蛰》,里面的女特工有想法,有变化,观众都说好,朱枫却被压成一个只为牺牲而存在的影子,人走了,模样没留下,心里头的事也没人懂。 朱枫是个女人,也是少数几个名字公开、牺牲在台湾的女情报员,她一九五〇年六月十号在马场町被枪决,和男烈士一样,挺着脖子就去了,可这么多年,大家说起她,总说她是母亲,是妻子,很少有人提她是战士,最近豆瓣有个小组叫红色女性史,他们翻出朱枫留下的信,一封一封读,想让人看见她不只是谁的娘,谁的媳妇,她自己就是个革命的人。 2025年9月,台湾的白色恐怖纪念馆第一次展出吴石亲笔写的信,两岸还搞了个线上展览,不少人看了都在讨论,可大陆这边主流媒体几乎没提,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原著作者说,朱枫信里那句“愿以吾血荐轩辕”被剧组删了,理由是不符合现代语境,可这句话明明是她自己写的,现在因为太老派就给删了,这算不算对历史低头。 有人给吴石墓送花,是因为大家知道他,听过他的事,见过他的照片,朱枫墓前没人去,是因为没人说起她,也没人把她当主角,这不是谁对谁错,是我们总把英雄分成热闹的和安静的,鲜花能堆得老高,却补不上一个人活过的日子,我们记住谁,不是因为谁更了不起,而是谁被说得多。 当一座墓前人来人往,另一座却没人理,我们是不是该问问,有些名字,真就该藏在角落里吗,有些牺牲,真就该没人提吗,那些没被镜头对着的人,他们的事,真就不值得人记得吗。烈士墓园 吴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