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李克农病重,对周总理说:此人是国家安全工作最佳后继人选![舔屏] 1957年秋天,李克农脑溢血昏迷七天后醒来,第一句话就把周恩来叫到病床前:“安全工作让孔原接手。”这位掌握全国情报网络的“特工之王”,为什么临终前点名推荐这个连海关账本都看不懂的“门外汉”? 孔原生于江西萍乡,父亲在安源煤矿当工人,1933年他18岁入党,因为会拉人头、敢冲锋,三年后就当上江西省总工会组织部长,南昌起义那年他22岁,跟着部队打完仗被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和邓小平、乌兰夫是同学。 1931年初,上海中央机关接连被破坏,向忠发被捕叛变,顾顺章供出所有联络点,24岁的孔原临时接任中央秘书长,带着几个人在租界里重建联络网。 他租下三处安全屋,设计出三层联络机制,基层用报童传递情报,中层用店铺老板做转接站,高层直接对接中央,两个月后,断掉的情报线重新运转。 1937年抗战爆发,孔原从苏联赶回延安,被任命为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一年后调到重庆南方局,在周恩来手下管组织工作。 国统区特务遍地,共产党员动不动就失踪,孔原琢磨出一套活命规矩,打入敌营的人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才能接头,传递情报不走同一条路线,遇到盘查就说去探亲,随身必须带张假名片。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大清洗,孔原把这些经验总结成文字,发给所有潜伏人员,周恩来看完后加了十六个字:“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从此成为地下党工作铁律,靠着这套方法,南方局在敌占区不仅没垮,反而越扎越深。 1945年内战打响,孔原被派到东北当沈阳市委书记,那时沈阳刚从日本人手里接过来,厂房炸毁大半,工人没活干,他组织抢修队,三个月让十几家军工厂重新开工,为辽沈战役生产了六成弹药。 建国后的某天,周恩来突然说让他去管海关,孔原愣了:“我连关税怎么算都不懂。”周恩来摆摆手:“你能管住特务,还管不住走私犯?”上任第一个月,孔原翻遍海关档案,发现沿海有十几条走私船定期往来,他调来海军配合,三个月端掉八个走私团伙,查扣货物价值两千万元。 1955年李克农接管中央调查部,手里握着全国情报系统,到了1957年病危,他跟周恩来推荐孔原时只说了三点:南昌起义时他就在队伍里,上海地下联络网是他一手重建的,南方局那些年没出过大纰漏,周恩来当场拍板。 孔原1958年正式接任调查部部长,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反间谍网络,把原来分散在各地的情报站统一编号,设立三级预警机制,第二件事是开训练班,手把手教新人怎么识别特务、怎么反跟踪、怎么在紧急时刻销毁情报。 1962年人民大会堂竣工典礼,孔原坐在主席台上扫了一圈,发现角落里一个“工作人员”坐姿不对,膝盖绷得太直,两眼不敢乱看,他立刻让警卫控制住此人,从对方腰间搜出一把勃朗宁手枪,事后查明是台湾派来的特工,原计划混进主席台附近伺机行动。 孔原主管调查部直到退休,期间破获大小间谍案件三百余起,培养出一批情报干部,1988年他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是少数几个没授过军衔却拿到这个荣誉的文职干部。 李克农病床上那句推荐没看错人,从江西煤矿工人的儿子,到执掌国家安全的核心人物,孔原用三十年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情报高手不需要满身勋章,他们习惯待在阴影里,把危险挡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 网友热评: “原来海关总署署长是特工出身!难怪查走私这么狠,建议查查我老家快递站那帮人” “李克农临终推荐人这操作太秀了,搁现在就是CEO交接前突然点名接班人啊” “孔原在敌后搞潜伏指南,搁现在就是《论如何优雅地躲过老板查岗》” “最服气的是人民大会堂抓枪手那段,这洞察力比公司监控摄像头还准” “建议拍成电视剧,名字就叫《永不消逝的电波之海关风云》” “看完想去考国安部,体验下当007的感觉” 如果让你穿越回1957年给孔原当助手,你会建议他用现在什么黑科技反间谍?是全民直播监控?还是AI测谎面具?评论区脑洞大开! 信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