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宝妈带娃买车,踩了个大雷。 谈好的零息零首付,签完字居然变“租车”? 孩子刚工作2年没积蓄,看4S店展车挂着“五年0息”,想着贷款买辆13.8万的车。谈好后让孩子签字——结果娃没看合同(以为都是谈好的),直接APP点了确认,等下载完傻了:签的是融资租赁!5年里车归租赁公司,要还17.4万,利息快10%! 找4S店要说法,对方先扯“五年0息不包括这车型”,又说“融资租赁就是分期”,最后销售经理倒打一耙:“客户带几千块要提车,我满足了0首付和月供4000以内的要求,成年人该负责。”合着“租车”这茬儿压根没提? 记者问“孩子征信没问题为啥做融资租赁”,王女士急得直哭:“从始至终没人说过!就吹零息零首付!”律师说了,这要是故意隐瞒,算欺诈,能撤销合同。 现在王女士打算走法律程序——本来想给刚工作的孩子个代步工具,结果变成“给别人养车”,换谁不窝火? 你们碰到过4S店的套路吗?是认栽还是硬刚?评论区聊聊,避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