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于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里,临终前对妻子潘兰珍说道:“我走后,有合适人选,你可以改嫁,但千万不要拿我名声去卖钱。”[无辜笑] 这个曾经创办《新青年》、和李大钊一起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人,晚年穷到要靠妻子种菜过日子,17岁时他考中秀才,本该有个不错的前程,但戊戌变法后他跑去参加反清活动,被学校开除了。 1906年他去日本留学,回来后办杂志、办报纸,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毛泽东当时也是他的读者,1920年他和李大钊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但1929年因为判断失误被开除党籍。 丢了职务后,陈独秀穷得连衣服都卖了,国民党几次想拉拢他,许诺给钱给官,都被他拒绝了,1930年代他住在上海,第二任妻子跟他分了手,三个孩子接连去世,日子过得很惨。 就在这时候他认识了在纱厂打工的潘兰珍,两个人都吃过苦,慢慢走到一起,当时陈独秀还被国民党通缉,潘兰珍也不怕,他坐牢时她就在监狱附近租房子,每天给他送饭。 1937年南京大轰炸,监狱被炸得稀烂,陈独秀躲在桌子底下才捡回一条命,他让潘兰珍赶紧走,别在这儿冒险,但她就是不肯离开,后来在胡适等人的帮助下,陈独秀出狱了,两人马上办了婚礼,正式成了夫妻。 他们辗转去了武汉,又因为战乱逃到四川江津,国民党找上门来,拿着一大笔钱要他组建反共政党,被他当场回绝,陈独秀会写书法,但只卖给自己看得上的人,一家人主要靠他写稿子和潘兰珍种菜维持生活。 后来他的三儿子陈松年带着一家六口来投奔,八九个人挤在一起,全靠潘兰珍操持,陈独秀这人特别讲究,没交情的人送钱他绝不要,国民党高官送的,共产党方面给的,他都原封不动退回去。 有个叫任卓宣的叛徒送来200块大洋,陈独秀直接轰出门,朱家骅托张国焘带来5000块的支票,他看都不看就让人退回去,实在没钱了,潘兰珍就把自己的首饰拿去当铺。 1942年陈独秀心脏病发作,临死前特别交代家里人,有笔钱绝对不能动,那是他给国民党教育部写《小学识字课本》预支的1万块稿费,教育部长陈立夫嫌“小学”这两个字不好听,要他改书名,陈独秀说这是文字学的专业术语,坚决不改,结果书没出成,他觉得钱没挣到手,这笔预付款死了也不能用。 陈独秀的几个孩子命都不好,1927年大儿子陈延年在上海被捕,国民党用各种刑罚折磨他,他一个字不吐,最后被枪毙扔进了黄浦江,第二年二儿子陈乔年也被抓了,同样被杀害,大女儿陈玉莹去上海收拾哥哥们的后事,悲伤过度没多久也死了。 三儿子陈松年在新中国成立后过得很苦,到1953年才找到固定工作,还有个儿子陈光美一直躲在四川,从来没说过自己是陈独秀的儿子,直到去世。 潘兰珍陪着陈独秀走完了最后几年,那些年他们住在江津的破房子里,没什么收入,但陈独秀从不低头,他说自己做错过事,但不能因为穷就卖原则。 这个人从清末秀才到革命领袖,从党的创始人到被开除,最后在贫困中死去,他固执、清高,宁愿穷死也不妥协,至于这样的选择值不值,每个人看法不同。 网友们感慨万千: “看完真是感慨,陈独秀这辈子太硬气了,穷死也不收敌人的钱,这才是真文人风骨。” “潘兰珍真是难得的好女人,在他最落魄的时候跟着他,现在这样的感情太少了。” “原来陈独秀两个儿子都那么英勇就义,一家子真是满门忠烈,以前历史课都没讲这么细。” “有点心疼他女儿,听到兄弟惨死的消息直接悲伤过度走了,那时候一家人太不容易了。” “所以说人再有才也得站对队伍,不过他最后不跟国民党合作,这点挺让人佩服的。” “他那笔稿费一万块放到现在也不是小数目啊,宁愿家人不用也不妥协改名,是真倔也是真有原则。” 如果是你,会为他坚守原则的选择点赞,还是觉得人活着更应该现实一点?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陈独秀纪念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