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男子带一家老小打顺风车,108公里163块钱包高速费。途中因车内闷热,残疾的高龄奶奶,和年幼的孩子受不了,男子让司机开空调,司机要求加60块钱。男子认为,双方沟通时,司机并没提加钱的事,司机也很犟,不加钱,就不开空调,还把车窗锁死。男子打客服电话投诉,客服电话竟是个摆设,永远打不通。男子气的将视频发布到网上,没想到,结果却适得其反。 李先生(化名)这趟出门,本想着图个方便,结果一路憋得满肚子火。 那天一早,他要带瘫痪在床的奶奶去邻市做复查,还得领着小女儿。 奶奶不能久坐,大巴车上下又不方便,他就想着图省事,在平台上约了辆顺风车。 下单的时候他选了“舒适型”,还特意备注了一句:“车上有老人和孩子,麻烦师傅多照顾一下。” 司机接单后态度挺好,在平台上回了句“没问题”,也没说要加钱、没提开空调的事。 李先生还挺放心,想着这趟算是安排妥了。 上车那天,太阳毒得很,气温眼看着飙到三十多度。 车一发动,司机就只摇下了两个前车窗,说是“透点风”。 一开始李先生也没太在意,心想反正就百来公里,忍忍也就过去了。 可不到半小时,车里闷得跟蒸笼一样。 奶奶靠在座椅上直擦汗,脸色发白,说胸口闷,喘不上气。 小女儿也热得直哭,一边扯衣服一边喊:“爸爸,我要凉风!” 李先生赶紧掏了张纸巾帮他们擦汗,实在看不过去,就对司机说:“师傅,麻烦开下空调吧,老人孩子都受不了。” 结果司机头也不回,语气挺冲:“开空调得加 60 块钱,顺风车又不是专车,费油的事你得理解。” 李先生愣了几秒,以为听错了:“我下单时选的是‘舒适型’,也写了有老人孩子,你没提前说要加钱啊?” 司机哼了一声:“我这趟顺路接你们一趟也赚不了几个钱,你要舒服点,就补点油钱。” 说完还把车窗锁了,嘴里嘟囔一句“开窗吹风容易进灰”。 那时候车里热得快喘不上气,奶奶的脸都白了,呼吸也重。 李先生急得满头大汗,赶紧打平台客服电话,却一直打不通,不是机器人应答,就是响两声自动挂断。 他又在APP上投诉,刷新半天也没人理客服电话也打不通。 眼看老人和孩子难受得不行,他只好拿起手机拍了段视频,把情况全录下来,想着发网上求个说法。 可没想到,视频一上传,评论区炸了锅,支持他的没几个,反倒是一片骂声。 “带老人孩子出门舍不得打专车,选顺风车还挑三拣四?” “100多公里才花163块,还包高速,人家司机也不容易,开空调确实费油。” 李先生越看越气,留言里有人说他“抠门”,还有人骂他“作”。 他一晚上没睡着:“我不是舍不得那点钱,是司机事先没说要加价,这不是明摆着讹人吗?再说平台的规则也写着,司机应当配合开空调,这算哪门子合理?” 后来他才听同行的朋友说,这种事在顺风车圈里不稀奇。 夏天一开空调,油耗能多二三升,一天就得多花二三十块。 司机们跑的多,一个月下来能多出上千块。 平台虽说有“高温补贴”,但条件苛刻,得只接本平台的单,还要达到一定单量,很多司机根本拿不到。 于是,有人就想自己“补成本”,要么拒开空调,要么私下加价。 更麻烦的是,很多平台对顺风车的空调服务没有明确规定。 最后还是奶奶劝了他一句:“算了算了,别吵了,安全到家就行。” 事后几天,他越想越憋屈:“司机坐地起价,平台不管,最后挨骂的是我。” 顺风车到底算不算“服务”?乘客觉得花钱了,就该有最基本的舒适和尊重。 司机觉得自己只是“顺路捎人”,成本太高不划算。 其实,真要解决问题,也不难,要么平台把空调服务写进规则,司机不得拒开。 要么明码标价,提前告知费用。 这样一来,乘客不受气,司机也不用背锅。 否则,像李先生这样的“热锅之旅”,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e昆山
猜你喜欢
前几天刷到个新闻,心里五味杂陈。一位奶奶,帮儿子带了6年多的孙子,从孩子出生开始
2025-10-15
屋顶橙子味
亲爱的家人们,Z近直播间里好多战友都在讨论“错换人生28年”的新动向。作为关注这
2025-10-15
姗姗努娱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