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股三大指数呈现探底回升态势,最终一涨两跌,整体表现偏弱。其中,中概股再度承压,盘中最大跌幅超3%,收盘仍跌1.95%,俨然成为关税博弈中的“牺牲品”。不过,A股走势并非由外资主导,因此无需担心中概股持续大跌对A股产生显著不利影响。
昨日A股高开低走,对市场信心造成一定冲击。在我看来,这并非所谓“主力诱多”,核心原因是市场节奏出现偏差——周一抄底资金后续选择反手砸盘,直接导致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市场量能同步放大2200多亿元,“有人敢抛就有人敢接”的格局清晰,而“有量就有价”,当前市场无需过度担忧。进一步来看,周二的高开本反映出市场信心较高,但现阶段投资者追涨意愿不强,高开后资金难以形成接力,部分大资金趁机出逃;若当日是低开走势,大概率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截至昨日,市场已连续下跌三天,不少强势股回调幅度明显,短线获利盘也充分释放。从操作角度看,若今日市场低开后继续下探,将是短线进场的较好时机。需明确的是,牛市环境下不要期待短期会有大幅下跌:若呈现阴跌,调整周期可能较长;若为急跌,调整时间则会相对缩短。尽管周一市场大幅低开后高走、最终仍收跌,使得短线跌幅未完全释放,但结合三连跌的态势,此时进场的胜率已相对较高,只要做好仓位控制,风险便可控。
今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在我看来,这一动作会对今日市场形成一定刺激,但无需过度解读——其核心作用更多是释放信心信号,证明当前市场不缺资金,而非意味着6000亿净投放会直接转化为等量资金流入A股。
综合来看,连续三天调整叠加今日央行流动性支持,市场低开反弹的概率较大。就我个人操作而言,昨日午后已小仓位进场抢反弹,后续若市场继续大跌则继续补仓,小跌则保持观望。我始终坚持逆向操作,尽管有时对机会的把握不够精准,但整体操作节奏较为顺畅;我从不刻意回避下跌,反而会在大跌时主动布局,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小仓位”,且需在高位及时止盈,否则“大跌大买”便失去了实际意义。
归根结底,机会是跌出来的,不应浪费每次大跌带来的布局窗口。当前市场呈现“向上反弹无人追、下跌过程有人冲”的特征,昨日放量杀跌便是最好的证明——只要量能保持在线,市场就无需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