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纳米芯片需要大陆许可!台积电这下傻眼了:关键材料被卡脖子 此前,台称“大陆加强稀土管制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基本无影响,因为我们使用的稀土大部分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但很快被网友扒出来,台积电在先进制程芯片工艺里,大量的使用了稀土元素La(镧)。这种稀土元素主要由大陆提供,这部分占台积电5纳米芯片工艺的0.5%,远超大陆规定的标准。 镧看似占比微小,却是5纳米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它被用于芯片晶圆的抛光与掺杂工艺,能直接提升芯片的导电性与稳定性,缺少这一元素,台积电的先进制程生产线将陷入停滞。台“经济部”此前宣称管制类别与台湾所需不同,显然刻意回避了镧在先进制程中的核心作用。 台积电的供应链依赖比表面更复杂,其所谓的“欧美日来源”存在明显漏洞。台“中华经济研究院”主任徐遵慈坦言,岛内厂商多从日本进口加工后的稀土半成品,但这些半成品的原始矿源与核心精炼技术仍高度依赖大陆。这种“转口贸易”的障眼法,在逐案审批的新规下已无法奏效。 大陆此次管制并非针对台湾单独施策,而是政策升级的自然延续。今年4月,大陆已对钐、镝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管制,10月又新增铕、镱等5类,并将14纳米以下半导体制程纳入管控范围。台积电5纳米工艺恰好落入管控区间,其受影响具有政策必然性。 台当局的乐观表态与产业实际严重脱节。蔡正元公开指出,台湾去年仅从大陆进口的稀土就达7000吨,这些资源深度嵌入半导体产业链。他直言,若大陆将对台出口纳入严格管制,台积电甚至可能面临停工风险,这绝非危言耸听。 台积电并非未察觉风险,但其替代方案短期内难以落地。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大陆,即便欧美加速重建产业链,受技术专利与环保法规限制,至少需要10年才能形成有效供给。台积电的现有库存最多支撑6个月,根本无法等待新产能建成。 这场供应链冲击已传导至资本市场。10月13日台股开盘即下跌831点,半导体板块领跌,台积电股价单日跌幅超3%。市场的恐慌情绪,远比台当局的“定心丸”更能反映产业真实处境。 从本质看,这一局面源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台湾半导体产业早已与大陆供应链形成共生关系。台当局试图割裂这种联系,却忽视了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陆的管制措施既是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必要之举,也揭示了核心材料话语权的重要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