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全城大扫除!记者直击广州11区爱国卫生行动

为巩固广州全市爱国卫生运动成效,保障全运会、广交会等重大活动顺利举行,10月14日,广州11区同步开展爱国卫生行动,从源头控制蚊虫密度,营造整洁安全的城市环境。记者多路直击各区行动现场。

越秀:以鱼控蚊,生态防治

10月14日下午,记者在兰圃公园看到,园区多处配备驱蚊水、免洗洗手液供游客使用。此外,园区运用生物防治手段,在水池中投放食蚊鱼控制蚊虫幼虫,形成“以鱼控蚊”的生态防蚊长效机制。并通过手电筒照射,重点检查竹子凹槽等易积水、易孳蚊的隐蔽角落,做好翻盆倒罐工作,从源头控制蚊虫滋生。

流花街整治桂花苑铁路道口“脏乱差”顽疾,清除垃圾带,改善居民环境,“铁路沿线清爽了、蚊子少多了”。今天下午记者前往时,还有三位居民坐在铁道荫凉处纳凉聊天。

海珠:河涌“双保险”组合灭蚊

广州河涌多绿化密,如何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海珠区在湿地、河涌与普通路面的交界处,设置了隔离防护带,对防护带周边100米范围加强消杀频率,每日消杀1次。

10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海珠区,看到工作人员针对湿地、河涌,开展“双保险”组合拳消杀灭蚊:先用超低容量喷雾机喷洒,再用热烟机深度消杀。

专家提醒,市民到河涌边休闲,要注意避开蚊虫活跃时段(早7—9时、晚5—7时),注意穿着长衣长裤。被叮咬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荔湾:清理杂物648吨、积水16995宗

10月14日,广州市荔湾区深入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助力“两热”防控。本次行动共发动3580个机团单位、198所学校、125家宾馆酒店、64家商场超市、16个交通枢纽,超25万人次参与,清理杂物648.53吨,清理积水16995宗,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走深走实。

记者了解到,14日当天,多个街道围绕不同主题,号召干部职工、辖内单位共同参与,对农用大棚、建筑工地、重点场所、屋前巷后、天台等进行集中清洁,打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天河:房东租客齐上阵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道每周会定期举行爱国卫生运动。近期,柯木塱村启动了一场“防蚊总动员”。各栋楼房东的微信上都收到了关于统一点燃灭蚊片的提醒,到了时间,村民们关闭门窗,在室内放置灭蚊片。与此同时,应急消杀队携带喷雾机同步作业。

同时,凤凰街道辖区内还重点关注排水沟、农贸市场等容重点区域,全面投入消杀。“只有形成‘街道-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才能阻断蚊媒传播链。”凤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白云:微信群管理+“法宝”防蚊

10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白云区永平街磨刀坑社区,看到50余名身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正拿着各种工具清理商户门口、小巷垃圾与积水。

这里是个城中村社区,人口流动性大、建筑密集、管理难度高。房东江女士所在的楼栋共有5层,每层3户人家。她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会进入租户群,和房东一起管理租客,推送防蚊提醒和消杀时间,发放防蚊片、消毒用品,每天统计有无发烧租户,有无去过“疫区”。

同时,社区在下水道安装了“防蚊闸”,空调积水处放置2%吡虫啉缓释包,从源头灭蚊。社区还实行“免费接送、免费检测、免费治疗、住院补助200元/天”的“三免一补”措施,常态化开展每周两次清洁行动。

黄埔:田园诗的另一面

黄埔区长洲岛四面被珠江环抱,居民区依山而建。在长洲街道深井社区,大片的山岗、农田,是岛上的田园诗,也成了蚊虫滋生的温床。

10月14日下午两点半,记者来到深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正整装待发,带上清洁和消杀工具、灭蚊药物,组成多个小队,开展“美丽家园建设暨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

几支队伍分头行动,走街串巷,深入老旧楼宇、空置用地、农田山岗、密集树丛等地,重点清除积水容器、废旧杂物、沟渠淤泥等易孳生蚊虫的隐患点。辖区山多、农田多、绿化面积大,专业消杀队伍定期在早晨7点-9点、傍晚5点-7点蚊子最活跃的时候对居民活动频繁区域、植被茂密的山林进行集中消杀。

“辖区内老旧房屋、历史建筑多,还有许多空置用地,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整体清理。”深井社区党委副书记凌启棠带着志愿者队伍穿过狭窄的村巷,来到几栋居民楼中间留有一块荒废已久的用地,他介绍,前期工程队花了一周时间对荒废用地进行建筑垃圾、杂树杂草清理,整治后将建成口袋公园。“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保持突击队运转,全面清除蚊媒孳生地,有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

花都:景区村庄“双线”管理

10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看到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和专业消杀队伍正分组行动,深入背街小巷、景区绿化带和村民商户家中,开展全覆盖清扫和精准消杀工作。

据炭步镇宣传文体旅游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办始终秉持“景区管理者+驻村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上门清理房前屋后、院落天台的积水和杂物。针对村内长者等特殊群体,推行“一对一”关爱机制,在帮助整理环境的同时充分尊重生活习惯,实现“有温度”的管理。

番禺:35℃高温“战蚊虫”

10月14日,番禺区大石街星河湾社区居委会上午组织30人队伍,清理300平方米绿地死角,顶着35℃高温铲除杂草、清运垃圾;下午紧接消杀行动,4名工作人员分工协作,330斤药剂实现“高低全覆盖”,蚊虫密度显著下降。

同时,24小时健康热线随时响应,“线上+线下”科普白纹伊蚊防护知识,通过5级动员架构联动76名楼长,分级劝导破解卫生难题。记者了解到,10月14日番禺全区行动清理杂物656.74吨、积水8008宗,未来将固化每周行动频次,以基层居委会为纽带,推动爱国卫生从“集中攻坚”迈向“常态坚守”,守护市民健康家园。

南沙:三千余人次下沉社区

记者了解到,10月以来,南沙区开展“两热”防控志愿服务活动186场,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组团式”下沉各村(社区),联手基层重点实施“一带一屋一冷巷”专项任务,3000余人次区党员干部职工联手基层共拔除枯枝杂草7112处,排查房前屋后积水容器,翻盆倒罐12837处,清理围墙冷巷、卫生死角5838处。

同时,在南沙区内广泛普及传染病防控与健康生活知识,共入户走访38925户,有效带动居民群众全方位参与爱卫运动。

增城:设立防蚊便民点

10月14日,增江街、宁西街等镇街重点整治居民房前屋后、天台小巷、地下车库等区域,清理卫生死角,协助群众清理庭院杂物,引导商户做好门前卫生,从源头减少蚊虫孳生。

记者了解到,宁西街清理杂物2.15吨、积水212处,使用消杀器械65台次,消杀面积1.28平方公里。全区各街道在公园、广场等区域设立“防蚊灭蚊便民服务点”,免费派发驱蚊液、灭蚊片,安排专人讲解药具使用规范,教群众清理常见孳生地,让“清积水、防蚊虫”知识深入人心。

从化:全民参与成效显著

记者了解到,10月14日从化区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域的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完成了对82家宾馆酒店、80个商场超市、49个景区、14个交通枢纽的专项整治,共计清理垃圾209.96吨,处理各类积水13069宗。

同时,依托“周巡查、月维护”的沟渠管理制度与“镇-村-网格”三级环境排查体系,实现了环境问题的常态化发现与闭环化处理。据介绍,截至10月13日,从化区已累计监测重点场所738间次,发出整改通知59份,形成了科学有效的防控闭环。相关部门加强协同联动与专项督导,尤其关注学校等重点环节,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统筹|刘颖颖

文、图|朱嘉乐陈辉林清清马思泳王沫依刘颖颖钟振彬冷霜张华江皓轩马灿

实习生朱穗晴王雯燕

通讯员穗卫健宣南沙区宣李道林李洁仪骆紫媚张振华

海报|黄文倩范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