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8日叛逃至苏联的飞行员王宝玉心中很激动,终于能去美国了,岂不知王宝玉刚到苏联,苏联就通知了中国,并达成了协议,将王宝玉引渡回中国,苏联方面哄骗王宝玉戴上了眼罩,坐上了飞往中国的图154客机。[无辜笑] 王宝玉1962年出生,1980年18岁时入选空军,他从航校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兵团,飞行技术考核成绩优秀,但他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对部队生活逐渐产生抱怨情绪。 从1989年开始他经常收听境外广播节目,部队组织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安排他休假疗养,休假期间他接触到更多外界信息,回到部队后开始研究周边国家的机场分布、航线规划和气象数据。 在几次军事演习中,他利用飞行任务机会对边境地区进行观察,他记录下了乌格洛沃耶机场和克涅维切机场的具体位置、跑道朝向等信息,歼六战斗机续航能力有限,这些准备工作对叛逃计划至关重要。 1990年8月28日的训练飞行中,他起飞后立即改变航向,右转向北飞往苏联,他原定目标是乌格洛沃耶机场,但飞抵后发现该机场正在维修,跑道上有施工设备。 燃油表显示只剩下几分钟的飞行时间,他紧急转向15公里外的克涅维切机场,这个机场跑道长度2800米,完全满足歼六起降需求,他成功着陆。 但他没有料到的是,此时中苏关系已经走出冰冻期,1989年5月中苏两国领导人会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苏联接到他叛逃的消息后,立即通知了中国政府。 两国外交部门经过48小时协商,达成引渡协议,苏方以转移他到莫斯科为由,让他戴上眼罩登上一架图154客机,飞机起飞两个小时后,眼罩被摘下,他发现自己降落在中国境内机场。 1996年6月北京军事法庭对王宝玉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庭认定他犯叛逃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同时追究其盗窃军用飞机的经济责任,赔偿损失约200万元人民币。 王宝玉叛逃事件发生时,国际局势正在发生重大转折,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全面展开,1990年10月东西德统一,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王宝玉案之后,中国空军加强了飞行人员的管理制度,部队建立了定期心理评估机制,对飞行员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思想动态进行跟踪记录,同时完善了飞行计划审批流程,单机训练必须有地面实时监控。 网友们唏嘘不已: “这个飞行员脑子进水了吧?90年还想往苏联跑,不知道中苏关系都正常化了吗?结果直接被送回来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苏联防空系统这是第几次被突破了?先是德国小伙降红场,现在又是中国战机直接落军事机场,这防空形同虚设啊!” “听说他是因为夫妻两地分居才想叛逃的?这心理素质也太差了,军人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 “苏联处理得挺仗义啊,直接通知中国还协助引渡,看来当时两国关系确实改善了不少。” “最惨的是那些苏联防空军官吧,刚因为红场事件被处理了一波,这又来个中国战机,估计又有一批人要倒霉了。” “歼六这种老飞机都能成功叛逃,说明飞行技术确实不错,可惜没用在正道上。” “1990年还往苏联跑?这人是不是不知道苏联都快解体了?真是历史选择完美错误答案。” 大家觉得,为什么王宝玉事件后,中苏能够如此快速地就引渡事宜达成协议? 官方信源:中国军网军事史料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