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很少吃猪油,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对于多数普通人而言,肉类是种昂贵且难以频繁获得的“奢侈品”。 在朝鲜,猪肉和食用油一样,都属于定额供给的范畴,想买得先有“票”,这是最基础的门槛,票怎么发、发多少,有一套明确的逻辑。 商店库存多,能领到的量就宽松点,而且不同城市的供应优先级不一样,这种按计划分配的模式,决定了猪肉没法像普通商品那样用钱随便买。 从价格层面考量,国营商店的猪肉定价颇为合理,但存在额度限制,而且部分面向特定群体的商店,其肉价很是高昂,没多少人舍得买。 加上日常收入有限,虽然住房、上学、看病这些大头开销有国家保障,但猪肉这种“改善型”食材,花钱时总得先想想怎么。 其实朝鲜政府一直很重视畜牧业,把它当作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想办法提高猪肉产量,这些年在品种改良、养殖技术提升上花了不少功夫,也建了不少规模化养殖场。 但发展畜牧业并不容易,朝鲜多山的地形限制了放牧区域,饲料供应有时还会面临压力,这些都影响着不同的影响。 不过好在慢慢有了成效,说到底,朝鲜老百姓吃猪肉不容易,是计划供应体系、城乡发展差异和畜牧业发展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大家凭着生活智慧把有限的猪肉用得最值,加上相关部门一直在想办法改善供应,日子里的肉香味,说不定会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