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故宫博物院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举办凝聚共识深化全球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互信与合作

拓宽合作领域,描绘宏伟蓝图。

10月11日,由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召开。在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论坛旨在推动全球不同文明、世界文化遗产地及博物馆之间交流对话与和谐共生,并为故宫博物院在新的100年中创造发展机遇。

论坛汇集来自五大洲共26个国家的全球文化遗产、博物馆及相关领域专家代表,围绕“世界博物馆高质量运营与管理创新、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应用”三大热点方向展开深度研讨,为全球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让博物馆从“馆舍之内”走向“生活之中”

以“博”载道、以“众”为基。公众参与让博物馆的“博”从“器物之博”升华为“知识之博”“文化之博”。

博物馆馆长国际论坛以“‘博’‘众’之间:博物馆与社群的共同生长”为主题,汇聚全球文博领域重要力量。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15家国内文博机构负责人,与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及秘鲁国家考古学、人类学与历史博物馆等来自35家国外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筑跨文化对话高地。

与会代表紧扣“‘博’‘众’之间”主题,结合行业实践与前沿思考深入探讨“博物馆与社群共同生长”的路径与方向,让博物馆从“馆舍之内”走向“生活之中”,助力构建博物馆与社群共生共荣的良性生态格局。

代表们一致认为,博物馆的专业守护需扎根社群的需求土壤,社群参与是激活博物馆内在生命力的关键要素,跨国界、跨领域协作则是推动全球文博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期,论坛促成多份馆际合作协议签署,不仅为故宫博物院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完善合作网络筑牢基础,更为守护人类共同文化财富、推动文明永续传承注入更具实践价值的发展活力。

为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经验

世界遗产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面向未来、启迪可持续发展的示范。

在“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中,来自17个国家的70余位世界遗产管理者与实践者,共同探讨遗产地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转型中的独特价值与引领意义。

与会代表围绕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废弃物管理与碳计算途径、文化共生与社区参与、绿色经济产业的培育与创新、遗产地可持续价值发掘与阐释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和主题分享,从理论建构、政策分析、策略研究、技术创新与措施实践等角度勾勒出目前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路径、国际动向与未来趋势,同时也广泛传播了“敬畏天地、道法自然、珍惜万物、物尽其材”等中华智慧及其当代践行,也为全球同类遗产地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中国经验”。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参观人数众多的游览胜地,故宫率先垂范,探索出文化旅游目的地废弃物管理的可复制的路径,具有深远意义。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于2020年1月16日共同发起“故宫零废弃”项目,采用科学精细的废弃物管理方式,持续追求“将填埋或焚烧处理方式的垃圾减少至无限趋近于零”的美好愿景。项目实施以来,直接带动约3000位故宫工作人员、4万名导游、4067万人次观众加入共建绿色故宫的行动中,超过460位重要的国际、国内嘉宾走进故宫,交流绿色发展实践经验。“故宫零废弃”作为一个战略性探索,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对故宫博物院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同时号召观众及社会公众关注并响应气候变化行动,将故宫博物院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零废弃实践场所,创新文旅文博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充分的交流与共识凝聚,与会代表共同发布《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倡议》,并推出“故宫零废弃”项目核心成果——《博物馆及世界遗产地垃圾分类操作及管理标准》与《世界遗产地及博物馆零废弃行动手册》。这些成果以标准立规尺、以手册树典范,为全球博物馆与遗产地提供可行的绿色行动指南。

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绝非被动保护,而是关乎文明永续传承的积极行动。

与会代表认为,东方智慧与现代环保理念相互融合,必将大力推动故宫博物院在新时代谱写“绿色文明之章”的生动实践,为实现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共同愿景注入动力。

“文化+科技”更紧密连接传统与未来

如何做好博物馆文化阐释的跨媒介叙事与体验创新,怎样更好地对博物馆藏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和价值激活,人工智能赋能博物馆应用的边界是什么……在博物馆“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来自10个国家的博物馆、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企业代表,以“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为核心议题,共同探讨博物馆“数智化转型”的目的、方法和路径,将传统与未来更紧密地连接在博物馆。

与会代表通过分享在博物馆数字展示与观众体验、文化遗产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博物馆管理与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代表们一致认为,博物馆数字化转型需要构建“技术驱动、内容为王、体验至上”的发展理念,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深度挖掘文化遗产价值,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提升公众文化参与度和获得感,要进一步加强在数字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示范应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全球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多场高层次的国际对话与多领域的专题研讨的开展,催化了多项务实性的成果输出。这些成果不仅深化了全球文化遗产及博物馆领域的互信与合作,也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文博未来提供了战略共识与实践框架。论坛期间,故宫博物院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韩国中央国立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美术馆等签署《合作备忘录》。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未来,随着各项合作的落地实施,太和论坛所倡导的文明互鉴理念将转化为更多具体实践,让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让百岁的故宫博物院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徐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