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精工铸匠魂初心点亮荣耀之光——访济南市第一届运动会梦想使者、大国工匠刁统武

10月11日晚上,济南市第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济南奥体中心东荷体育馆举行。在备受瞩目的“荣耀之光”聚力点亮环节,九位梦想使者共同点亮了象征希望与梦想的光芒。在这份光荣的名单中,全国劳模、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刁统武赫然在列。与此同时,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刁统武被授予“大国工匠”人才称号,他也是我市首位被授予“大国工匠”人才称号的高技能人才。

从维修钳工到梦想使者:平凡岗位的不凡坚守

对于能够成为市运会梦想使者,刁统武感到无比光荣与激动。“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所有扎根一线、精益求精的产业工人的肯定。”他表示,点亮梦想之光传递的是一种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精神,这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一脉相承。

1999年,刁统武走进中国重汽,成为一名夹具维修钳工。面对公司当时筹建的国际顶尖、全进口的HOWO驾驶室焊装生产线,这个年轻人没有畏难。“再难也要攻克!”凭着这股劲头,他白天寸步不离地跟着外国专家学习,晚上挑灯钻研资料,仅用两个月就全面掌握了复杂的生产线原理和焊接工艺。为了更深层次地掌握技术,他利用碎片时间自学英语,主动钻研三维设计。勤奋与执着,让他从一名普通维修工,迅速成长为技术攻关的带头人。

匠心铸重器:追求完美的“火眼金睛”

“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这是刁统武的座右铭。

长年累月与图纸、生产线打交道,练就了他一双“火眼金睛”。在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全自动化焊装线项目中,作为唯一的工装负责人,他在图纸会签中提出了1400多项问题,直接为企业节省改造费用2000多万元。2020年,在承载着民族品牌振兴梦想的新一代智能网联“黄河”重卡驾驶室焊接建线项目中,他与团队日夜奋战,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最终仅用84天就实现了首辆驾驶室整体焊装下线,创造了行业新速度。26年来,他主持参与技术革新300余项,获国家专利16项,创造经济效益过亿元。

创新与传承:点燃更多“技能之火”

在重汽焊装车间,“刁统武创新工作室”的牌匾熠熠生辉。这里不仅是攻坚克难的堡垒,更是人才孵化的摇篮。他带领团队成功解决300多项技术难题,其自主开发的铰链工装折弯机,解决了困扰车间十多年的老难题,效率提升10倍。

如今,刁统武多了一个“产业导师”的身份。他被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聘为导师,积极参与校园宣讲,共建大师工作室。他将企业真实需求融入教学,推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产教融合模式,其参与研发的课程还获得了省级教育成果奖。通过“导师带徒”,他已培养出10多名能独立维修焊接设备、机器人的技术骨干,其中多人获得省、集团首席技师称号。

“在个人成长道路上,我始终将技术传承作为重要使命。”刁统武说,他希望能将知识和经验传递给更多年轻人,让工匠精神的火种生生不息。

从驾驭进口生产线的“小钳工”,到引领技术创新的“大国工匠”,再到在市运会开幕式上点亮“荣耀之光”的梦想使者,刁统武用26年的坚守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深刻内涵。工匠之魂闪烁,映照着他不变的初心;盛会中的荣耀时刻,延伸着他无限的匠心。

“我将一锤接着一锤,一步一个脚印,在重汽民族品牌振兴中实现自身价值。”作为济南市第一届运动会的梦想使者,刁统武的匠心故事,如同盛会上点亮的荣耀之光,继续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发光发热。(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