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稀土管制之后,台积电、三星要想给美国代工芯片,必须拿到中国的出口许可证。因为如果中国不提供稀土,它们将无法生产。 稀土这些元素听起来稀奇,其实在地球上并不少见,但提炼和加工的过程异常复杂,需要巨额投资和技术门槛。 中国主导了全球稀土生产的绝大部分份额,大概占到开采的六成、分离加工的九成,还有磁铁制造的九成多。 这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稀土不是直接扔进工厂就能用的原料,它们被精炼成化合物,用在芯片制造的每个角落:从晶圆沉积的薄膜材料,到抛光液里的添加剂,再到精密激光和磁铁驱动的设备部件。 没有它们,先进制程就寸步难行,14纳米以下的逻辑芯片和256层以上的存储芯片,这些是AI和高性能计算的核心,正好落入新管制范围。 中国商务部最近的公告明确要求,这些用途的出口得逐案审批,甚至涉及境外产品,只要含有哪怕0.1%的中国稀土成分,也得追溯来源,供应链不再是简单的货物流动,而是层层审查的网。 现在转到全球芯片巨头身上,台积电和三星,作为代工领域的双雄,本来在美国建厂是为了避开地缘风险,顺便响应华盛顿的“回流”号召。 可新管制一出,它们发现自己还得向中国申请许可证,才能继续生产,因为它们的耗材和设备部件,很大一部分稀土来源离不开中国。 台积电7纳米以下制程的产能,有近三成依赖中国供应的材料,三星最近刚从中国采购了300层V-NAND的溅射靶材,这些都是稀土加工品。 美国政府急切推动的亚利桑那州和德州工厂,本该是“芯片堡垒”,现在却可能因为上游材料短缺而延误出货。 美国这些年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砸下数百亿美元补贴台积电和三星在美国扩厂,还联合荷兰、日本限制对华出口先进设备和技术。 目的是重塑供应链,切断中国在高端芯片上的追赶路径。 可中国这一手稀土管制,直接反制了这个布局,它不光针对原材料,还延伸到技术和知识产权层面,首次明确禁止向海外国防用户出口相关磁铁。 这等于在谈判桌上多摆了一张王牌,华盛顿那边已经坐不住了,白宫官员公开评估影响,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扬言加征100%关税作为回应。 美国的本土稀土产能呢?目前只有一家矿场勉强运转,还得把矿石运到中国加工。 整个提炼链条,短期内重建至少要十年,投资规模上万亿美元,更别提环境成本和劳动力短缺了。 稀土在国防领域的应用更敏感,比如导弹制导和雷达系统,全靠这些元素保持精度。 中国的新规明确排除国防出口许可,这让五角大楼的供应链警铃大作,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直言,这是北京迄今最严格的管制,等于在美中谈判中加码影响力。 反观中国自身,管制对本土生产影响有限,因为它掌握了核心技术,还能通过回收和二次利用自给自足。 科技竞争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但当一方握住资源命脉时,另一方就得重新审视自己的傲慢。 西方这些年推“友岸外包”,想把供应链挪到越南或印度,可稀土加工的复杂性,让这些地方短期内难以为继。 结果全球芯片产量本就紧张,管制一加,过剩产能瞬间变短缺,中小厂商首当其冲。 一些公司已经在转向合成替代品,比如用其他金属合金替换部分稀土磁铁,或优化设计减少用量。 但这些创新,需要时间和巨资,英特尔和美光这样的美国本土玩家,也在评估风险,部分转向本土供应商。 这次稀土管制像一面镜子,它提醒我们,科技霸权不是靠补贴就能筑牢,得从资源根基抓起。 中国这一步,走得精准而有力,逼迫对手直面依赖的事实,但长远看,如果博弈升级,大家都输,芯片短缺会拖累AI浪潮,经济复苏也得打折。 美国若继续玩“脱钩”把戏,只会自掘坟墓;中国则该借机推动绿色开采和国际合作,避免被贴上“垄断”标签。 你对这个供应链的“隐形枷锁”怎么看?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稀土引发全球芯片供应链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