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秋,一次会后,军博陈列处某干部提问:“贾若瑜馆长(开国少将),在宣传时,为什么不突出宣传XX?”贾馆长听后,如实回答:“我们是历史馆,他从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都不是副统帅。” 1959年,有人为军博画了一幅《娄山关》的画,竟然把XX的形象画到了前排,一眼看上去特别突出。军博馆长贾若瑜少将看后,立即予以纠正,讲:“这不符合历史,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定的军事指挥‘三人小组’中没有他,当时红军的前线指挥员是朱老总、彭老总,也没有他,这样画不合适。” 到了1966年秋,XX的地位更进一步,一位上将来军博视察,提出:“你们工作中有错误,怎么不好好宣传XX?他可是我们的副统帅。”贾馆长听后,如实回答:“在陈列的历史文物中,咱们敬爱的朱老总只有20件,XX却有28件,这还不是‘突出’吗?”这位上将气得拂袖离去。 不久后,军博召开了一次会议,陈列处某干部包藏祸心,提问:“贾馆长,在宣传时,咱们军博为何不突出宣传XX?”贾馆长回答:“我的同志,我们是历史馆,他从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都不是副统帅,为什么要突出宣传?” 很快,该干部打了小报告,XX得知后,气愤地讲:“贾若瑜对我有刻骨仇恨,立即逮捕法办。”此后,贾馆长身陷囹圄近5年时间,于1971年获得“解放”。很快,有关部门派人来,询问:“贾若瑜同志,您对XX的事情‘了解’的很多,您应该站出来狠狠揭露XX。” 贾馆长听后,却讲:“这几年,我一直被关着,对XX搞的事情不清楚。”贾馆长本名贾直,后来改名为若愚、若瑜,“大智若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