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最新消息 阿富汗政府宣布! 10月12日,阿富汗政府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在首

最新消息 阿富汗政府宣布! 10月12日,阿富汗政府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在首都喀布尔举行的记者会上否认一些媒体有关阿富汗与美国就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达成协议的报道,并表示,阿富汗人不会将本国的任何土地交给其他任何国家。(央视新闻) 关于巴格拉姆基地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迈克尔·库里拉9月曾秘密访问迪拜,与阿富汗临时政府代表举行闭门会谈。据半岛电视台披露,美方提出以"联合反恐"名义重返基地,并承诺提供解冻资产作为交换。这种试探性接触反映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战略焦虑。 这个位于喀布尔以北50公里的空军基地,堪称中亚军事枢纽。其3600米跑道可起降B-52轰炸机,机库设施容纳近百架战机,地下油库储油量足够支撑半年作战。更关键的是地理位置:向北威慑中亚,向东控制巴基斯坦走廊,向西辐射伊朗高原。 俄罗斯军事专家伊万诺夫分析,若美军重返巴格拉姆,将实质改变地区力量平衡。印度已表示愿为基地提供后勤支持,而伊朗则警告将视为"红线"。这种连锁反应,正是阿富汗政府需要权衡的深层因素。 临时政府的决策基于三重现实:首先,经过20年抗美战争,任何允许外国驻军的协议都将引发国内强烈反弹;其次,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冲突升级,使阿方需要集中精力应对东部威胁;最重要的是正在进行的政权巩固进程,此时引入外部势力将破坏政治平衡。 经济因素同样关键,中国"一带一路"项目正加速推进,阿富汗去年对华出口增长300%。若在军事上倒向美国,将危及这些新兴经济合作。这种经济利益与安全选择的复杂交织,促使阿方保持中立。 目前美方考虑替代方案包括:扩大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合作,或通过私人军事公司保持存在。但这些方案效果均不及直接控制巴格拉姆基地,反映出美国影响力衰退的现实。 巴基斯坦对阿富汗决定表示欢迎,因其可避免陷入美中俄三角博弈。伊朗则趁机推进与阿经济合作,承诺扩大恰巴哈尔港对阿贸易规模。印度反应最为复杂,其投资数十亿美元的阿富汗基础设施项目,正因地缘不确定性面临风险。 俄罗斯展现出谨慎乐观,俄阿军事合作近期升温,莫斯科承诺提供米-35直升机零部件,但明确排除驻军可能。这种有限度合作,体现俄罗斯既想扩大影响又不愿过度卷入的平衡策略。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阴影仍在集体记忆中延续。现任阿领导层多数经历过抗苏战争,对大国军事存在抱有本能警惕。美国2021年仓促撤军的景象,更强化了"外来势力不可靠"的认知。 穆贾希德在记者会特别提到"阿富汗已成为自己家园的主人",这种表述具有深刻历史寓意。从抗英斗争到现代反恐,阿富汗人对主权的珍视已融入民族基因。 尽管拒绝基地协议,阿富汗仍保留与美国的情报共享渠道。9月成功击毙"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头目的行动,就得益于美方提供的卫星情报。这种"合作但不依赖"的模式,可能成为未来反恐合作新范式。 中国在此领域的角色值得关注。中阿边境管控合作近期加强,中国提供的无人机监测系统已部署在瓦罕走廊。这种不涉及主权让渡的安全合作,更符合阿方需求。 阿富汗正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增强自主能力。中冶集团投资的艾娜克铜矿项目复工,预计2027年投产后可提供每年50亿美元收入。中阿直航开通后,松子等特色农产品对华出口激增。 这些经济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与西方援助形成鲜明对比。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阿富汗2025年经济增长率达3.2%,虽基数较低但释放复苏信号。经济改善为外交独立提供了底气。 阿富汗在美中俄之间采取灵活策略:接受中国投资但不签订军事协议,获取俄罗斯军火但不加入集安组织,保留与美国反恐合作但拒绝基地权利。这种平衡术既源于历史教训,也基于现实利益计算。 土耳其模式成为重要参考。埃尔多安政府同时与美俄保持合作又坚持独立决策,这种"有限结盟"策略正被喀布尔深入研究。不过阿富汗的地缘环境更为复杂,平衡难度更大。 三大因素将影响局势发展:美国大选后对阿政策是否转向强硬;阿富汗经济重建能否持续见效;恐怖势力会否再度坐大。这些变量的互动,将决定穆贾希德表态的长期影响。 最可能的趋势是维持现状:美国通过远程手段保持有限存在,阿富汗继续多边合作,地区国家接受这种微妙平衡。这种"冷和平"状态虽不稳定,但优于直接冲突。 阿富汗对巴格拉姆基地的拒绝,标志着后撤军时代地缘格局的重要转折,当大国意识到武力干预的极限,当小国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国际关系正在向更加多元的方向演进。 穆贾希德的声明不仅关乎一个军事基地的归属,更揭示了当代国际政治的本质变化: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主权选择比武力威慑更具持久力量。这种认知转变,或许正是动荡地区走向稳定的希望所在。 信息来源:阿富汗政府:不会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交给其他国家 新华网2025-10-12 19:49北京

评论列表

用户68xxx93
用户68xxx93 1
2025-10-13 18:52
把那基地爆破了就好了,免得让人家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