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说清楚事情真相了!吴石将军案中,陈宝仓暴露不是被人出卖那么简单,一张手写台湾布防图才是关键…… 随着《沉默的荣耀》爆火,吴石将军的英雄事迹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在吴石将军牺牲时,与他一同慨然赴死的还有一位将军,他就是陈宝仓。 陈宝仓是河北遵化人,家境殷实,自幼就有读书的机会。按照这样的人生剧本走下去,陈宝仓原本可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安稳人生。 但在陈宝仓14岁那一年,陈家却突然遭逢巨难,父母双双因病离世。随着陈宝仓的父母离世,陈家的处境每况愈下,陈宝仓失去了父母的庇护,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就压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 陈宝仓颇为自立,失去了双亲以后仍然坚持读完中学。但此时陈宝仓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即便是殷实的家境也无法支持他太长时间读书。 陈宝仓本来就有报国之志,在这样的处境下毅然决定投军,遂报考了清河军官预备学校。该学校不仅能让陈宝仓日后如愿投军,而且还能解决交不起学费的困境,因为该校免费! 短短两年时间过去,陈宝仓就成长为该校的佼佼者,深受该校教官的器重。凭借优异的成绩,陈宝仓如愿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未来毕业了出路也非常好,陈宝仓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以后,进入了阎锡山的军队。 从此以后,陈宝仓开始了自己军旅生涯,经历了武汉会战、淞沪会战、广西抗战等诸多大战的系列,陈宝仓的军事才能提升极快,在国民党军中地位水涨船高。 尽管陈宝仓的发展如日中天,但陈宝仓却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因为陈宝仓长期在国民党的生活中,发现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问题严重,表面看似强大,实则摇摇欲坠。 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陈宝仓更是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的消息抗战,不仅抗战时不主动,而且在新四军和八路军抗日时,还要在背后“捅刀子”,行径令人不齿。反观新四军和八路军,不仅抗日积极,而且对待百姓如同亲人,是一支真正抗日,真正为了人民而战的军队。 陈宝仓长期处于高位,对国内的情况十分了解,经过几次与新四军合作抗日后,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陈宝仓在1948年于香港加入了地下民革,走上了革命之路,并于次年进入台湾潜伏,负责暗中搜集情报! 彼时的台湾,可谓是危机四伏,白色恐怖笼罩之下,台湾是人人自危。当时台湾的气氛简直令人窒息,不仅是军政要员的压力大,就连台湾的普通百姓正常生活都心惊胆战。 为了彻底扫清岛内潜伏的特工,保密局几乎渗透了各行各业,在台湾所有的大街小巷中,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都有可能是保密局的眼线。 这些眼线当时厉害到什么程度?即便是普通市民的往来书信,那也要全部拆开看看内容,避免岛内的情报传出去。 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中执行任务,即便陈宝仓当时在台湾担任“国防部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如此高的地位,也不得不行事小心谨慎。 这个职务看似是负责内勤的,但实际上却属于国民党核心官员,手中掌握着实权。由于后勤部门负责给各部军队运输军需物资,因此对军队各部的驻防地点、人数,以及火力都很清楚。 这一点难以避免,虽然后勤部门不知道具体的军事数据,但像陈宝仓将军这种身经百战之人,通过补给的频率和多少,基本就能推算出来驻军的数量,以及各种武器的数量。 而这些明碉暗堡的位置,就更加难以瞒住后勤部门,久而久之,陈宝仓对台湾沿海防御工事的分布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 当时的情况是,我军要解放台湾,结果在金门战役中却遭遇不利,必须尽快拿到国民党军的沿海布防图,这才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进攻计划。 陈宝仓是最适合拿到沿海布防图的人,他此前也成功传递出不少情报。这一次,陈宝仓尤其小心,等到办公室所有人都走光以后,这才拉起了厚厚的窗帘,又将台灯用厚被罩盖住,再用毛笔在宣纸上绘制布防图。 为了万无一失,陈宝仓特意画了很多类似的布防图,都是用毛笔画在宣纸上,制造出一种他有私自画布防图草稿的习惯。这样即使有一天被撞破了,也能解释是个人的“喜好”,给自己找一个说辞。 认为万无一失后,陈宝仓将该布防图折叠成一小团,塞进了蛤蜊油盒子,交给了负责送情报的联络员。陈宝仓还专门叮嘱,让联络员尽量走小路,千万不要坐车,避免经过关卡时遭到盘查。 蛤蜊油是台湾很多人使用的生活物品,随身携带不引人注意,再加上联络员的经验丰富,这件事原本是万无一失。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联络员的运气实在太差了,竟然在小路撞见了国民党的特务,临时给拦下来搜查。 按理说,这种临时搜查也不会太仔细,毕竟大海捞针似的抓过来一个人搜查,发现情报的概率能有多大?可是偏偏这个特务心细,竟然挨个随身物品查看,在打开蛤蜊油盒子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张手写布防图。 当时能拿到布防图的人并不多,陈宝仓很快就被列入了调查之列,一开始笔迹对不上,但搜到了陈宝仓准备的那些潦草的布防图纸张时,却一下子确认了该布防图是陈宝仓送出去的,本来是留的退路,却意外成了“证据”,实在令人深感遗憾。
猜你喜欢
当看到吴石将军的刑讯资料,我泪目了。根据同监牢的刘建修回忆,吴石将军第一次刑讯
2025-10-13
探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