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向饭店火锅里小便,未成年人侵权谁该“买单”?

一件引发社会关注的案件近日有了新进展。

据此前新闻报道,两名17岁男孩为寻求刺激,在海底捞饭店包间里站上餐桌向火锅里小便,还拍摄视频上传网络。海底捞将男孩及其父母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该案宣判。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未成年”是否可以成为违法挡箭牌?企业的哪些损失应该得到赔偿?针对社会关注热点,记者专访了该案的承办法官刘杰。

[案情回顾]

2025年2月24日凌晨,唐某、吴某某(两人均年满17周岁)在海底捞包间用餐期间,先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还互拍视频。2月27日,吴某某将视频发布至微信朋友圈,视频被转发至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配以“海底捞”“小便”等文案,引发广泛网络舆论。

企业向警方报案,经调查确定涉事门店后,立即更换全部餐具并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对受影响时段涉事门店的堂食4109单顾客“退一赔十”。

3月14日,海底捞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唐某、吴某某及其父母共六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各项经济损失超2300万元。

[判决结果]

唐某及其父母、吴某某及其父母分别在指定报刊上向海底捞企业赔礼道歉;唐某父母、吴某某父母赔偿海底捞企业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13万元、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维权开支7万元。

[说法]

记者:两人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法官:唐某、吴某某小便行为污染餐具和就餐环境,还具有强烈侮辱性,视频传播造成海底捞企业商誉受损,构成共同财产侵权与名誉侵权。

记者:当事人是未成年,会影响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吗?

法官:年龄不是违法挡箭牌。按照民法典相关规定,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未成年人有财产的,应优先以其个人财产支付,不足部分再由监护人赔偿。

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但绝不纵容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也不容许监护职责的缺位。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未成年人,其心智渐趋成熟,已逐渐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认知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不能简单以“未成年”为由免除其应负的法律责任。

本案中,唐某、吴某某虽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已年满17周岁,心智趋于成年人,能够认识自身行为的后果。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早已超出“年幼无知”的范畴,反映出其内心对于道德规则和公共秩序的漠视。判令两未成年人承担赔礼道歉责任,契合其认知能力与承受范围,且能促使其充分反省,体现了司法裁判矫正未成年人不法行为的鲜明态度。

如果忽视道德和法律教育,导致孩子实施侵权行为,监护人就必须依法担责。这是法律对监护责任的刚性要求。本案中,监护人未尽教育、约束职责,法院判令监护人依法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既明确了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也提醒所有家长:对子女真正的关爱,离不开必要的约束和正确的引导。

记者:企业哪些损失可以主张对方赔偿?

法官:企业依法享有财产权和名誉权。企业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商誉如同企业的“经济名片”,是公众信任的积累。保护企业商誉,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是法治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体现。

本案中,小便行为污染餐具和就餐环境,引发消费者对涉事门店的安全质疑和消费抵触。视频传播引发广泛负面舆论,造成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评价降低。在认定侵权行为对企业财产、名誉造成损害的基础上,遵循侵权责任填补原则,依法认定企业因侵权遭受的合理损失,维护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