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是全国烟花爆竹产业重要产区,传统花炮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占据全省70%以上市场份额。当前,我市已全面进入高温季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陆续实施高温停产。为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全市聚焦“五个强化”举措,系统部署、精准施策,全力织密高温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防护网。
强化培训教育,拧紧思想“总开关”。针对高温停产期易出现思想松懈、管理放松的特点,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三类人员”专项培训,覆盖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置等内容。7月以来,全市累计培训471人,考核合格率达97.5%,切实推动企业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强化防雷防静电,夯实硬件“基础桩”。深刻汲取历史雷击、静电引发的烟花爆竹事故教训,在全市推进防雷防静电设施专项排查整治。采取“企业自查+专家诊查+执法抽查”三查联动机制,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逐家企业、逐项设施开展全面过筛子式检测。对防雷防静电设施不完好、检测报告过期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一律实行“封条”管理,坚决不予恢复生产,切实从物理层面阻断因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导火索。
强化应急演练,锻造救援“硬功夫”。针对高温停产期间可能存在的仓储安全、静电积聚、自燃自爆等风险,指导212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一企一策”修订停产期间专项应急预案,并全覆盖开展“双盲”演练。截至目前,全市已围绕雷击、中间库起火、异常天气等场景开展应急演练206场,参演人员逾2600人次。演练重点检验企业自救、邻里互助和政府救援“三级响应”机制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突发事件的早期处置能力。
强化帮扶指导,压实主体“责任链”。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点对点帮扶,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关键要素,帮助企业全面排查隐患、完善管理制度。通过精准指导和服务,推动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累计指导企业150余家次,排查并整改隐患812条,修订完善制度文件187项。
强化打非治违,筑牢全域“防火墙”。联合应急、公安、交通、市监等部门开展联勤联动,持续实施“零点”突击夜查行动。7月以来,全市累计出动执法力量1.5万人次,排查废旧厂房、出租屋、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场所3.1万处,检查车辆8000余台次,发现并处置问题隐患249条,办理行政案件6起,行政处罚7人,收缴非法烟花爆竹产品510余件,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切实保障停产期间机器停转、风险可控、市场平稳。
目前,全市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巩固工作成效,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确保高温停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复工复产奠定坚实安全基础。(涂斌郭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