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西湖副刊 | 羊坝头

杭州人口中的“羊坝头”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开元路和中山中路交叉口方圆两三百米的区域。真正挂着羊坝头路牌的,是一条与三元坊巷平行的不足百米的窄弄,如果你不是从定安路地铁口出来,几乎不会留意到还有这么一条小路。传说杭州从前是能够看到海的,“羊坝头”的原意是“洋坝头”。自宋朝开始,杭州就聚集了很多阿拉伯商人做珠宝、香料生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至今保留着凤凰寺等历史遗迹。

时光流转,羊坝头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羊的天地”。从北面的老水漾桥开始一直向南,开了十几家牛羊肉专卖店。杭州的牛羊肉从原料到做法都是西北风格,直接清水煮熟,切成大块,不像嘉兴湖州一带,把湖羊肉浓油赤酱地做成红烧羊肉面。早晨六七点钟,整条街上都停满运牛羊肉的厢式货车,弥漫着羊膻味,伙计在店门口清点搬货,好不热闹。我还见过心急的人,直接骑着电动车在店门口等候,把整只小羊羔买走。

生意最好的当然是位于开元路口的西北人家,大雪纷飞的季节,他家门口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都是来买牛羊肉的,杭州人一买最起码是五六斤起步,一只羊不到五分钟就售罄了。在这里买肉,是可以自己选择羊脖子、羊腿、羊排的,师傅技术熟练,下刀稳、准、狠,可以帮忙切成你所需要的形状。闲下来的时候,大师傅才会搬出切羊肉片的机器,切出一堆红是红、白是白的涮羊肉片,保管下到锅里不散架。

我光顾这里,主要是为了吃他家的汤面片。我父亲曾经在张掖工作过十几年,经常在家里做揪面片,富有弹性的面片下在热汤里,只放肉丝和韭黄,不需要其他的菜蔬就是一道令人肠胃舒坦的美食。2014年,我到张掖旅游,看了大佛寺、马蹄寺、丹霞地貌、高台的红军革命纪念馆,也吃到了正宗的孙记炒炮——一种指甲盖大小的面片和牛肉一起炒制。

杭州鲜有餐厅能做甘肃风味的面片,西北人家是我唯一的选项。他家的面片揪得也细巧,大约是两三厘米见方,比我爸做的要软和一点,汤是煮羊肉的汤,配菜是典型的西北风格——青菜、番茄和牛肉片。正所谓,面的形状千变万化,菜是万变不离其宗。刮风下雨的天气,如果又不得不到公司加班,中午我一定会步行5分钟,到这里来“祭五脏庙”,从头暖到脚。

如果说牛羊肉是羊坝头的主题,只供杭州人享受,那在羊坝头的银行门口拍照片、做直播的人则是你不得不看的风景,传播范围至少覆盖全国。羊坝头的老银行是省级文保单位——浙江兴业银行的旧址,也是这一带历经变迁之后,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建筑。据说柜台所用的木头是从胡雪岩的芝园里拆下来的金丝楠木。这幢建于1923年的巴洛克建筑先是吸引了拍婚纱照的,后来便成了电商拍广告的胜地,一年四季,寒冬酷暑,十字路口的三个角落都被小姐姐们占满了,剩下一个是用来集中放衣服的,那个报刊亭主也有了额外的收益。服装行业是反季节的,冬天穿裙子,夏天试棉袄,头上还要顶个假发套,手里挽个空皮包,20多岁的小姑娘装中年大妈。看了好几年,我对模特们那种幅度极小的动作、瞬息切换的微表情都熟悉了。

最近,做直播的又多了起来,往往早上7点多钟就开工了,差不多和牛羊肉货车同步。有两个人搭档的,一个喊“家人们”,一个在旁边说“是的,纯纯的老钱风”;也有一个人对着手机自导自演的,情绪照样饱满,还时不时摆出几个pose。

除了给电商们提供拍摄基地,羊坝头的东北角还有一项任务,每年秋冬季节,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生会到这里来做一个巨型的落叶雕塑。用铁丝扎好形,然后和环卫工人一起把金黄色的落叶一张张贴上去,兔子、小熊、招财猫轮番上阵。

利用效率如此之高,从吃到穿,从赚钱到存钱,从物质消费到文化输出,包罗万有,羊坝头可谓是杭州的黄金路口了——毕竟西北角还有杭州金银饰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