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好好做事,与全能自恋的关系
我们做不好一件事,是因为我们在心底里认为这个事配不上我。
比如,我们经常会因为对一件事不耐烦,本来它可能需要分为一、二、三……若干个步骤完成的,但我们心底里的念头却是“就这点小事,也值得老子给它分步骤,那不是只要我对它施一魔法(夸张地说)就完成了吗”
我记得罗永浩曾经在鲁豫的采访中说,很多小事自己都干不好,而那些重要的大事都干得非常漂亮。
以罗永浩的学习能力来说,那些小事肯定不在话下。但正因为觉得不在话下,所以对它们是缺乏耐心的。而其实任何的小事要做好,都需要你的投入,即把它当作跟你平等的客体进行对待。
心理学上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全能自恋”,它最早来源于形容婴儿的心智状态,即我一动念头,世界立即就得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
这种心智在无数的成年人身上也依然残留着,甚至不少人的心智其实还停留在那个阶段,严重的情况就是表现为行动困难症,有很多的想法,但就是没法行动,连启动的勇气都没有。
网络上流传一个精神科医生说,男病人都想干大事,说的就是这个。因为在他的概念里,身边这些具体的事都不配不上我,不值得我躬身入局。
我自己身上当然也残留着这部分,而且回想起来还不少,意识到这个之后我就增加了自我觉察,发现每次事情做不好或者行动力差,基本都有它的影子在作怪。
在意识层面,清醒的时候,我知道我是一个做事举轻若重的人,它的好处就是事无巨细,缺点就是缺乏四两拔千斤的魄力,以及快刀斩乱麻果决。正因为这样,所以我就更渴望自己可以做到举重若轻,而我实质不是一个这样的人。
所以,每当我“不老实”的时候,即妄想自己可以举重若轻的时候,事情往往做不好,因为我在心底里没把它当回事了,我妄想需要一个小时的事情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不耐烦还带一个负面影响,即做事的体验差。
当你“老实”的时候,我们就臣服于这个事情了,它需要细化为若干个步骤,每个步骤每个动作都需要如何做到位,人整个的心是踏实的,甚至能进入心流状态,因为你跟事情是合一的。我们甚至还能在这份投入中发现对事物新的洞察。
而当我们“不老实”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悬浮的,所谓心浮气躁,不仅事情的结果不理想,过程的体验也是充满焦虑的情绪。
体验还带有一个重要作用,即你与事情的关系。是还想亲近,渴望去发现新的东西,还是抵触,不想再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