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拿澳大利亚开刀? 高志凯教授说,澳大利亚和美国存在一种“血盟”关系。 换句话说说,无论美国佬做什么,澳大利亚都会马首是瞻,随美起舞。只要美国敢在南海开第一枪,澳大利亚会紧跟而上开第二枪。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自卫能力有限,历史上就一直找靠山。最早抱着英国不放手,二战时英国衰落,立马转向美国。 1951年签了《澳新美安全条约》,从此死心塌地跟着美国打天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几乎一场不落。 越战时期澳大利亚伤亡超3000人,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但政府照样紧跟美国政策。这种惯性背后是安全感缺失:总觉得自己孤悬在南半球,必须找个大哥罩着。 可这种“依附”成了瘾,反而让澳大利亚丢了外交自主性。 比如美国要求澳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3.5%,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嘴上说“独自决定国防政策”,但十年内军费预算已硬生生加码到近500亿澳元,还要花3680亿澳元参与美英核潜艇计划。 明明本国医疗、教育问题一堆,却把钱往美国军火商口袋里塞,这不是自虐吗? 澳大利亚以为紧跟美国能换保护伞,实际吃尽暗亏。 2021年,美国怂恿澳大利亚撕毁与法国的常规潜艇合同(价值900亿澳元),转头加入核潜艇计划。结果澳大利亚白赔法国24亿澳元违约金,还得额外付给美国几十亿美元“首付款”。 更严重的是主权流失。美国防长公开要求澳大利亚增加军费,美军轰炸机和部队直接驻扎澳基地,连前总理基廷都批评这是“拱手让渡主权”。 澳大利亚看似是美国盟友,实则成了美军在亚太的“后勤基地”。 美国在南海挑衅中国时,澳大利亚总被推上一线——比如今年联合菲律宾搞“模拟夺岛”军演,看似刷存在感,实则把自己绑上美国战车。一旦冲突爆发,澳大利亚必然第一个当炮灰。 为什么先拿澳大利亚开刀?打蛇打七寸,卸掉美国一条胳膊。中国在南海的立场坚定且有理有据:历史和法律都证明黄岩岛、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高志凯教授在马尼拉论坛上直接拿出1898年《美西条约》,指出菲律宾领土西界止于东经118度线,而黄岩岛在此线以西,法理上根本不属于菲律宾。这种精准反击,让美国阵营的谎言不攻自破。 而针对澳大利亚,正是因为它是美国亚太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美国“印太战略”中,日本实力强、印度地盘大,澳大利亚却只能当辅助角色。 它经济上依赖中国(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安全上却迷信美国,这种分裂注定走不远。澳学者自己都承认:“靠中国致富、靠美国保安全”的想法幼稚可笑。 一旦中国反击,澳大利亚比美国更疼——比如中国对澳钢材、农产品加征关税,澳企业立刻叫苦连天。 更重要的是,敲打澳大利亚能震慑美国整个同盟体系。澳大利亚就像美国伸向亚太的一条胳膊,斩断它,美国霸权自然缩水。澳大利亚若继续挑衅,等于逼中国“杀鸡儆猴”。 澳大利亚该醒醒了,别替美国火中取栗美国从来“优先”自己,盟友只是棋子。 特朗普上台后对澳钢铝关税照涨不误,澳反对党痛斥这是“经济自残”。而AUKUS协议让澳大利亚背上3680亿澳元的债务,换来的可能是几艘“烂尾潜艇”。 中国给过机会。RCEP、东盟合作中,澳大利亚本可扮演桥梁角色,却因盲从美国自毁前程。南海和平需要共同维护,而非引狼入室。 解放军紧盯黄岩岛,不是挑衅,而是守护底线——就像高志凯所说:“我们展示克制,是因为有比水炮更致命的东西”。 澳大利亚若真为国益考虑,就该学学越南战争教训:当年美国不敢越过中国划定的北纬17度线,今天同样不敢在南海突破中国红线。 把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最后只会摔得最惨。 挣脱“血盟”枷锁,独立自主,才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之道 参考资料:澳洲学者: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澳大利亚也难逃“美国优先”大棒砸下——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