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服务区里的湖湘文化客厅

10月7日10时许,G5517长沙—常德北线高速公路长沙西服务区迎来车流高峰。湖北游客王先生驾车驶入服务区停车场时,婉转清亮的《浏阳河》歌声飘进车内——这是从服务区中央舞台传来的现场演唱声。

“平时进服务区就是加油、上厕所,最多停车10分钟就走了。”王先生熄火、下车,循着歌声走向人群。只见舞台上,身着蓝色戏服的演员正甩着水袖,演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经典选段。台上花鼓戏诙谐生动,台下孩子骑在家长肩头跟着节奏拍手,还有不少旅客掏出手机拍照录像,原本匆匆的脚步在此刻慢了下来。

舞台旁设置了非遗展示区,湘绣非遗传承人李阿姨指尖翻飞,一幅未完成的《岳阳楼》绣品前围满了旅客。“这针脚要像湘江水一样绵密,才能绣出岳阳楼的层次感。”李阿姨拿起绣针,手把手教围观的小女孩穿针引线。小女孩的母亲张女士笑着说:“本来担心孩子长时间坐车会哭闹,没想到在服务区还能体验湖南非遗项目,旅程更有意思了。”

“假期前,我们就着手搭建舞台、调试音响,想着让各地旅客一进服务区就能感受湖湘文化。”湖南高速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舞台区印着“举国同庆日旅途共欢时”字样的红色幕布是公司与湖南省演艺集团旗下湖南省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反复打磨的成果。为了让演出更接地气,双方团队特意挑选了《浏阳河》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每天演出4场,每场时长40分钟。

据统计,假日期间到访服务区的旅客人均停留时间从日常的10分钟延长至30分钟,部分旅客停留超过1个小时。“有的旅客看完演出后,还特意咨询我们在哪里能体验更多湖湘文化。”服务区工作人员说,“我们还在服务区设置了文化手册领取点,手册上标注了湖南省内各地非遗场馆的位置,努力把服务区打造成为‘文化传播中转站’‘湖湘文化客厅’。”

11时许,湖南花鼓戏演出结束,《浏阳河》的旋律再次响起。王先生提着刚在服务区超市购买的临湘龙窖腐乳、安化黑茶等湖南特产走向爱车。后座上,孩子正把玩着在非遗展示区购买的湘剧脸谱。“服务区里动人的湖南小调驱散了赶路的疲惫。下次再走长常高速公路,一定还会来这里停一停、逛一逛。”王先生说。

未来,活动主办方还将在元旦、春节等节点,引入竹雕、菊花石雕等更多非遗项目,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在这座文化客厅里深度感受湖湘魅力。(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