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见习记者马乐早
本报讯浙皖交界的安吉县杭垓镇岭西村篮球场上,近日,安徽省广德市四合镇焦村村、宁国市梅林镇阳山村与安吉县杭垓镇杭河村、岭西村的球员们已开始热身。这个有着“一村跨两省,一脚踏三县”之称的地方,迎来了2025年浙皖两省三地毗邻村篮球友谊赛暨平安边界联谊会。
“传球!防守!注意篮板!”上午9时30分,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排位赛首场比赛在岭西村与焦村村之间打响。每一次精准传球、每一次奋力投篮,都引来场边观众的阵阵欢呼。
赛场旁的“一村一品”特色集市同样热闹非凡。岭西六月霜的茶饮吸引诸多人前来品尝;竹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展示区里,一件件精心制作的竹灯笼整齐陈列……这些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杭垓镇人大“便民惠民,描绘发展全景图”的努力。杭垓镇人大推动毗邻乡镇农户共享基础设施、就业机会,为产业交流搭建了坚实桥梁。
在比赛间隙,岭西村文化礼堂里一场特殊的省际平安边界座谈会正同步举行。杭垓镇、四合镇、梅林镇的干部们围坐在铺满边界地图的长桌旁。地图上的红点标注着近年来三地联合化解的12起矛盾纠纷点位。此前,306省道唐舍岭段因运输车辆多引发出行难题与安全隐患,安吉县人大代表梅明星提交相关议案,在人大联合机制推动下,道路顺利拓宽,解决了边界村民的出行困扰。“以前边界治理各管一段,遇到跨区域问题常出现‘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情况,现在通过篮球赛搭建的平台,我们建立了支部联建、信息联通、纠纷联调、治安联防的‘四联’机制,治理效率大幅提升。”杭垓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胡成功介绍。
“多年来,篮球见证了边界治理从被动调解到主动协同的变迁。”岭西村村书记、镇人大代表马明雁向记者娓娓道来,上世纪80年代开始,篮球成了三地毗邻村的村民最爱的娱乐方式,最初只是几个村的年轻人自发组队打球,后来发现能化解矛盾、增进感情,球赛便慢慢固定下来。2013年,赛事引入“循环杯”赛制,从民间自发活动升级为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规范化活动,如今更形成了“赛前座谈议治理、赛中交流增感情、赛后回访固成果”的完整工作链条。据统计,自赛事常态化举办以来,该区域边界纠纷发生率下降90%以上,连续10年实现重大矛盾纠纷“零上交”。
闭幕式上,当焦村村党委副书记丁祖伍从岭西村党支部副书记董银红手中接过“循环杯”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40年篮球情编织出省际边界的平安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体育+文旅+平安’融合模式,让这张网连接起更多村庄、凝聚起更多力量,让平安之花在边界线上长久绽放。”杭垓镇党委书记管田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