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一些动作,从而影响金砖的联合反美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透露,中印两国正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今年7月,中国海关查获一家印度公司伪造多达 30 份文件,试图从中国购入 120 吨稀土,再转手卖给西方赚差价,计划不仅当场被识破,涉事企业彻底失去采购资格,这下连中间商的门路都没了。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是偶然,它背后有着清晰的路线,美国一直在把印度推向“反华前线”,既用关税施压,也用政治承诺哄着。 虽然印度产品遭到美国高额关税惩罚,但莫迪却得到“领导力出众”的高调赞扬,还被许诺支持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印度显然吃这一套,不只送退役护卫舰给越南,还多次和美国搞联合军演,并公开将印美关系置于首位。 但其实美国并没有把印度当成真正的伙伴,就在今年,美国企业在半导体技术上对印度卡脖子,同时暗示其减少与金砖的合作,这类“恩威并施”的手段让印度更多成为棋盘上的工具,作用完了随时可以被替代。 在国际组织里,印度的姿态同样明显,2025 年巴西主持的金砖在线峰会,本来是联合反击美国保护主义的重要时机,莫迪直接缺席,仅派外长出席,还全程回避反美议题。 更早在金砖扩员会议时,南非提出推进“去美元化”,印度代表立即把话题引到无关痛痒的贸易便利化,硬生生让反霸权议程作废。 在上合组织中,成员国发布谴责以色列侵略的声明,印度先签字,后改成“有关事态”,生怕触怒美国。 稀土是国际争夺的另一焦点,印度暂停出口,是想用“捂矿”在谈判中找筹码,可现实是印度虽然稀土储量居全球第三,却只贡献 0.7% 产量,更缺乏精炼能力。 印度国企 IREL 只能把原矿送到中国加工,拿成品再卖,它还和日本签了长达 13 年的供应合同,有些出口甚至是先从中国进口,再贴新标签卖出去,既赚了差价,还试图换取提纯技术。 在中国掌握全球 91% 的精炼产能和全部萃取剂生产的情况下,印度的手段很难奏效,2025 年,中国缩减稀土出口配额 75%,直接卡住全球供应链命门,印度汽车企业如塔塔、巴贾杰的生产线因此停工,不得不派人来华申请许可。 站队美国,是印度的战略选择,但现实证明,缺乏核心技术和独立实力的投机策略,容易陷入“被利用—失价值—被抛弃”的循环,在博弈的棋盘上,没有硬实力的国家,很难赢得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