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大的来了?菲律宾军方被要求推翻小马科斯 菲律宾的政治风暴眼,正悄然对准了总统

大的来了?菲律宾军方被要求推翻小马科斯 菲律宾的政治风暴眼,正悄然对准了总统小马科斯。 当军方最高将领布劳纳在10月6日亲口证实,有退役军官正在游说军方“接管国家”时,他给出的回应听着像是在灭火,但懂的人都明白,这火上浇的不是水,是油。 他说,军队将“忠于宪法”,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这套说辞,菲律宾人太熟了。它就像一段历史的回响,让人瞬间穿越回1986年。 当时,另一位将军拉莫斯,正是打着“忠于民主”的旗号,调转枪口,把小马科斯的父亲给赶下了台。 用一个更崇高的概念来为潜在的倒戈行为披上合法外衣,这几乎成了菲律宾军人干政的经典剧本。 毕竟在这个国家,兵变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从阿基诺夫人到埃斯特拉达,几乎没哪个总统的任期是安稳度过的。 更何况,历史还给出了一个极具诱惑的先例:2003年,三百名年轻军官占领了繁华的商业区,事后的惩罚是什么?仅仅40个俯卧撑。这种“低成本叛乱”的记忆,无疑在怂恿着后来人。 所以,当军方在短短20天内三次否认政变传闻,却又抛出如此耐人寻味的“宪法忠诚论”,这更像是一种精明的政治站位。它为军方预留了一个出口:一旦局势失控,他们随时可以“奉宪法之命”介入。 当然,军心浮动,绝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是两条利益链条的致命交织,一条来自海外,另一条就在国内。 外面的风,是前空军少将波奎兹这样的人在煽动,他被认为是美国军火商的代言人。导火索就是小马科斯力推的“国防自主政策”,要求军工采购必须有超过一半的本土股份。 这直接动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蛋糕,菲律宾每年可是有将近6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一项价值56亿美元的F-16战机采购计划被菲方叫停,更是火上浇油。 逻辑很简单:你断我财路,我就让你下台。 家里也着了火。一桩牵涉180亿美元和无数“幽灵项目”的防洪工程腐败丑闻,在雨季的马尼拉引发了滔天民怨。 近十万人的大游行,特意选在了小马科斯父亲宣布戒严的那个纪念日,矛头直指家族政治和裙带关系。压力之下,连总统的表弟、前众议长都黯然辞职。 最要命的是,小马科斯还试图改革军警的退休金制度。这一下,算是把内外两股火都引到了军营里,让外部的煽动和内部的民怨,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共振点。 而在这盘棋局之上,美国的角色显得极为尴尬和矛盾。作为菲律宾的传统盟友,华盛顿对小马科斯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的立场很不满意。通过军火商代理人敲打一下这个不太听话的伙伴,符合其短期利益。 但美国最大的顾虑在于,万一玩脱了,小马科斯真倒了,按宪法继任的将是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 她的父亲,前总统杜特尔特,其对华的务实态度至今让华盛顿记忆犹新。美国绝不希望看到一个被认为可能更“亲华”的领导人上台。 这种“想敲打又怕打死”的两难心态,让美国的策略变得暧昧,也给了菲律宾军方高层观望和待价而沽的空间。 最终,菲律宾的权力天平,再一次悬在了军方手中。布劳纳那句“忠于宪法”,不是危机的结束,而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开始。 在高层暧昧的态度、历史的惯性以及内外矛盾的持续发酵下,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正处在一个极度脆弱的平衡点上,谁也不知道,下一根稻草会落在哪里。 信源:菲律宾爆发大规模抗议,要求小马科斯下台——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