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破坏选举规则,增加郑丽文的参选难度。 国民党主席的这场选举,已经不只是几个人抢一张椅子的事了,简直成了一场关于“资格”的大混战。选情冲刺阶段,大家都在问,到底谁才有“正当性”来参选? 这其中,被视为“黑马”的郑丽文,突然发现自己成了靶心。她崛起得快,民意支持度据说一度冲到68%,但麻烦也来得快。挑战不光来自一个方向,而是从规则到历史,全方位的拷问。 在位的主席朱立伦,就被指责在游戏规则上动起了手脚。有人说,他试图修改党内的规矩,比如对党员的党龄、资历提出新要求,这些动作怎么看都像是为郑丽文这样的挑战者量身定做的“门槛”。 这种做法,被批评为损害了竞争的公平。再加上还有传闻说,朱立伦阵营曾发布不实的民调数据,企图影响视听。这和另一位参选人张亚中公开揭人旧事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在搅浑水,让选举偏离了正轨。 朱立伦似乎对未来的交接班人选早有盘算。他曾想把位子交给卢秀燕,但对方没意愿。可对于郑丽文或罗志强,他据称又明确表示了拒绝。这种种操作,都加深了外界对他试图掌控选举结果的印象。 如果说程序上的限制是“明枪”,那么历史的清算就是“暗箭”。参选人张亚中就直接拿起了这把武器,他公开抖出郑丽文曾经的民进党背景,甚至指控她当年是因“出卖同事”才被迫离开。 这种做法,被批评为相当不厚道。但它的杀伤力不容小觑,目的就是塑造郑丽文“不忠诚”的形象,直接动摇她的基层支持基础。这一招,和朱立伦那边对参选资格的审查,简直是异曲同工,都在拷问郑丽文的“正当性”。 说到底,这场争斗的核心还是路线之争,尤其是在两岸关系上。每个人的立场,都成了最鲜明的标签。郑丽文明确支持“九二共识”和统一进程,这为她赢得了高人气。 相比之下,郝龙斌因为坚持所谓的“两岸对等”立场,被一些人解读为有“台独”倾向,支持度应声下跌。这充分说明,路线站不站得稳,直接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眼前这番内斗的景象,让很多国民党的老人感到心寒,因为历史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当年宋楚瑜和连战的分裂,不就直接把胜利送给了陈水扁吗? 后来的“换柱风波”,朱立伦与洪秀柱的纷争,也同样导致输给了蔡英文。如今党内再次陷入多方混战,很多人担心,鹬蚌相争的剧本又要重演,最后可能让并非大热门的郝龙斌捡了便宜。 所以,这次选举已经超越了个人输赢。朱立伦的程序操作,张亚中的历史清算,加上各方在路线上的尖锐对立,共同勾勒出国民党深刻的信任危机。 无论最后谁能胜出,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弥合这场“正当性”之争撕开的巨大裂痕。 毕竟,内部的消耗战,最终伤害的,只能是整个党在选民心中的公信力。 信源:张亚中和郑丽文大战郝龙斌罗智强,揭穿郝罗虚伪和谋独的丑恶面目 2025-09-28 22:09·孙 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