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记者从西安市未央区获悉,未央区依托城北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累计救助收缴鸟类321只。同时,创新机制,实现野生鸟类保护工作“事事有回音”,引导全民参与、即时响应,织密社会监督网络。
收容救助让鸟儿有家可回
据了解,未央区严格落实收容救助制度,让鸟儿有家可回。一方面依托城北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累计救助收缴鸟类321只,其中一级1只,二级114只,三有类185只,其他类21只。
同时,以社区(村)为阵地,宣传动员饲养户对省重点以上的鸟类进行放生或移交救助中心,目前全区宠物鸟饲养户共计443户,共饲养宠物鸟1363只,均为合规鸟类。
据了解,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未央区建立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依托专业力量开展鸟类鉴定、救治、野化训练及放归,进一步规范全区野生鸟类收容救助工作流程,确保专项行动中收缴及社会面发现的伤病鸟类得到及时、科学、有效救护。
“我们统筹协调全区野生鸟类收容救助工作,指导救助站开展鸟类鉴定、伤病救治、野化训练,对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办理野生动物移交及放归审批。”未央区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说。
四项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
“我们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结合全区实际,制定印发《未央区爱鸟护鸟四项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四项工作机制),推进全区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巩固前期取得的工作成果,形成全区鸟类保护的良好氛围。”未央区开展专项整治保护野生鸟类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该四项工作机制包括及时更新置换辖区内各类宣传牌、海报等标识标语,增强公众法治意识和保护观念。
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社会参与度和宣传实效;深入挖掘和宣传爱鸟护鸟先进典型与优秀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鸟类保护的良好氛围;持续加强监管、巡查、救助力度及频次,坚决把野生鸟类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未央区严格落实全面保护野生鸟类和专项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工作快速响应机制,农林水务、市场监管、城管、公安以及各街道联动协作,实现野生鸟类保护工作“线索快响应、问题速处置”,确保“事事有回音”。
全民参与织密社会监督网络
未央区强化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构建“多元发现、高效流转、闭环处置”的野生鸟类保护问题发现体系,全民参与、即时响应,织密社会监督网络。
市民们在农贸市场、花鸟市场、村组(社区)公告栏、物流园区等醒目位置,可以看到未央区规范设置《野生鸟类保护违法行为举报公示牌》,布设线索收集阵地。
“这个公示牌,上面有区级统一举报电话、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引导标识、网络留言平台二维码,标注‘24小时受理举报’字样,我们每月开展1次巡查。”未央区开展专项整治保护野生鸟类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说道。
这名工作人员还介绍,根据线索处置流程,针对涉野生鸟类保护线索,记录并登记,当日内完成一般线索、重大线索分类。一般线索2日内交办至责任单位,限时7个工作日办结;重大线索(如涉及跨区域犯罪、濒危物种)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合核查机制,48小时内形成初步处置方案。
同时,对12345派发的野生鸟类保护类工单后,专班在1个工作日内签收,按照12345相关要求完成线索核查并反馈办理结果。
除了公示牌外,媒体记者暗访曝光内容、上级部门转交督办件、兄弟区县协查通报、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团队提供信息等属于其他线索,这样一来就扩展线索来源渠道,有效补全监管盲区。
据悉,未央区将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多方参与,进一步规范合理设置线索收集阵地,完善细化多渠道线索处置流程,以实际行动扎牢保护野生鸟类“安全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