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气笑了!”安徽一女子在放假前开车去北京,可两天时间下来,竟然收到了6条违章信息,她自己也不理解,为什么走哪都被拍,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因为自己没办进京证。网友:她要不说我也不知道 10月初,安徽的王女士对着手机屏幕懊恼不已。 她趁着假期自驾去北京旅游,本想好好放松,没想到一路都在“吃罚单”,拍视频吐槽时还忍不住念叨。 我开车规规矩矩的,没闯红灯没乱停车,怎么走哪都被拍啊? 王女士的困惑在打听后才解开,问题出在“没办进京证”上。 这个她压根没听说过的证件,成了这次旅行最意外的“拦路虎”。 而她的经历,并非个例,每年都有不少外地车主因不了解这项规定,在北京街头栽了跟头。 事情要从假期前说起,王女士特意提前规划了自驾路线,从安徽出发一路向北,想着到北京后逛遍景点。 刚进六环没多久,手机就收到了第一条违章短信,她没太在意,以为是误拍。 可接下来的48小时里,短信一条接一条冒出来,内容全是“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行驶”。 握着手机的手都有点发僵,她反复核对行程,确认自己没压线、没超速,更没违停,“脑子一下子懵了,导航也没提示不能走啊,怎么就到处是违章?” 直到同住酒店的游客提醒她“是不是没办进京证”,王女士才恍然大悟。 查询规则后她更崩溃了:未办理进京证进入北京六环路以内,每次罚100元记3分,而且4小时内没驶离或补办,还会重复处罚。 这意味着她两天里的6次违章,不仅要掏600元罚款,驾照还得记18分,一本驾照的分数都不够扣。 早知道这么严,说啥也不开车来了,以后再也不自驾来北京了!王女士的语气里满是懊悔。 然而王女士的遭遇并非偶然,北京顺义区的京沈路与安宁大街交叉口,仅这一个点位就有多位外地车主栽过跟头。 冀牌车主李先生就因忘了办进京证被拍,罚了100元记1分。 更夸张的是,有车主一年因类似问题被扣了108分,直言“进了五环就像闯迷宫,不知道哪条路能走”。 这些案例背后,藏着外地车主对进京政策的普遍陌生。 这张薄薄的证件,可不是近年才有的“门槛”。 随着北京交通压力增大,政策不断调整,但政策收紧的背后,是北京治堵的艰难。 更棘手的是,不少本地人为避摇号去外地买车,2013年这类车辆就达1.4万辆,全扎堆在京城路面上,进一步加剧了拥堵。 面对王女士的经历,网友们吵成了两派。 有人觉得“办进京证太简单了,手机下个‘北京交警’APP分分钟搞定,一年能办12次,每次用7天,还不要钱,咋就不办呢?” 也有人共情道:“不说真不知道,我去过北京三次都没听说要办证,外地人哪能摸清所有城市的规矩?” 甚至有网友调侃“该让北京车办‘出京证’,才算公平”。 北京市交管局的工作人员也解释,这是为了督促车主尽快驶离或补办证件,并非刻意为难 其实办进京证真不算麻烦,在“北京交警”APP提前1到4天申请,填好车辆信息就能办,全程免费。 可问题就出在“信息差”上,像王女士这样偶尔自驾的游客,很难主动去查这类地方性政策。 王女士的那句“怎么走哪都被拍?”,问出了不少外地车主的困惑。 但换个角度想,北京作为人口超两千万的特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早已突破600万辆,没有这类管控措施,交通恐怕早就瘫痪了。 政策的初衷不是“排外”,而是平衡城市运转与市民出行。 如今无论是北京的进京证、上海的内环限行,还是广州的开四停四,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交通“规矩”。 王女士的6张罚单,更像一记醒目的提醒:开车出门前,花几分钟查查目的地的车辆政策,比事后懊恼管用得多。 毕竟,顺畅的旅途从不是“跟着导航走就行”,而是“带着规矩走四方”。 信息来源:法治进行时2025-10-07发布视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