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清军5500人,日军12000人,经历一昼夜的作战,最终清军阵亡1800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2025-10-08 04:39:40

这一战,清军5500人,日军12000人,经历一昼夜的作战,最终清军阵亡1800人、被俘700人,日军则被击毙400人,此战就是甲午湘军第一战,牛庄之战。这一战,清军完全由湘军组成,领兵将领为魏光焘。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895年3月,在辽东平原,冰雪尚未消融,一支穿着单薄棉衣的湘军正踩着冻土向牛庄疾行。 领头的将领魏光焘攥着马鞭,眉梢结着冰碴。 身为左宗棠旧部的他心里清楚,眼前这座没有城墙的古镇即将成为中日甲午战争中最惨烈的修罗场。 而他身后5500名湖南子弟兵大多是新募的农夫。 手里的老式步枪和劈山炮在日军精良的装备面前像烧火棍。 其实,牛庄压根不是个打仗的地方。 四通八达的街巷像摊开的掌心,连道像样的防御工事都没有。 魏光焘刚下令用土坯垒起矮墙,日军两个师团12000人就已经宛如潮水般涌来。 黎明时分,日军少佐今田唯一带着先锋队摸到太平桥。 没曾想桥头突然传来枪响,那时湘军早埋伏在河沟土墙后,等敌人凑近才开火。 无烟火药在晨雾里划出亮线,今田唯一的喉咙当场被击穿。 参加过平壤战役的日军王牌指挥官,到死都没看清子弹从何而来。 巷战打到中午,湘军的土墙防线被日军山炮轰成渣。 残兵退进烧锅坊,把酒缸垒成掩体。 第七联队调来两门山炮对着墙壁猛轰,引爆了藏在屋里的火药库,三十多个湘军和半间酒坊一起炸上了天。 有个叫刘虞笙的营官杀红了眼,扒掉血痂冻住的棉袄赤膊冲锋。 白马被染成红马,最后强撑着把魏光焘推出火墙。 当李光久带着2400援军赶到时,牛庄所发生的战况令人不寒而栗。 在那之后,他把老湘军分成几十个战斗小组,借着民房墙角打冷枪。 夜幕降临时,魏光焘的坐骑换了第三匹。 卫队剩下不到五十人,子弹打光就抡大刀片。 日军在街口放火封路,火光里能看见老百姓举着菜刀和扁担加入混战。 直到子夜突围,魏光焘的辫子都被烧掉半截,身后枪声没停过,而那些没撤出来的湘军守着每间屋子打到天亮。 讽刺的是,当牛庄巷战打到最惨烈的3月4日深夜,北京紫禁城里光绪正给李鸿章盖印全权谈判的敕书。 湘军血肉模糊的抵抗,在朝廷眼里不过是给和谈添点筹码的徒劳。 活下来的湘军没几个善终,魏光焘后来做到两广总督,晚年总盯着冻伤的手发呆。 李光久戍边新疆时,随身带着牛庄阵亡将士名册。 那些被《马关条约》一笔带过的生命,用最笨拙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寸土不让”。 没有机枪就架劈山炮,没有掩体就垒酒缸,连撤退都要咬下敌人一块肉。 这支打过太平天国、收复过新疆的铁军,最终败给的不只是日军炮火,更是整个朝代的腐朽。 信息来源: 人民网《湘军曾卷入甲午战争 左宗棠旧部牛庄激烈抵抗》 中国军网《甲午战争期间辽东血战:“大清炮王”曾重创日军》 新湖南《湘军骁将刘虞笙:铸就湘军最后的辉煌》 澎湃新闻《世界周刊丨被掠走的国宝:唐鸿胪井刻石》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