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印度得罪中国,要中国归还港口99年使用权,没想到看到违约金后又妥协了。 10

瑶音凝碧霄 2025-10-07 17:19:50

为了印度得罪中国,要中国归还港口99年使用权,没想到看到违约金后又妥协了。 100亿美元,当这个天文数字摆在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面前时,这位刚上任不久的强硬派领导人彻底傻眼了。 2019年底,他信心满满地想要收回汉班托塔港的99年使用权,却没想到迎接他的是一份让整个国家都承担不起的账单。 要知道,当时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已经跌到了谷底,连5000万美元都拿不出来,100亿美元的违约金,相当于他们外汇储备的200倍。 这个数字不仅让戈塔巴雅哑口无言,更让那些支持他"收回港口"的人瞬间清醒。 仅仅一个月时间,斯里兰卡政府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坚决收回变成了这是纯商业合作,匆匆撤回了终止协议的照会。 这场闹剧的背后,印度扮演了一个微妙的角色,汉班托塔港距离印度南部海岸仅有几百公里,正好卡在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上。 对于一向将印度洋视为"内湖"的印度来说,我国在这里经营港口无异于在自家后院插了一根刺。 戈塔巴雅刚当选,莫迪就第一时间送上祝贺,各种合作承诺说得天花乱坠,明里暗里都在鼓动斯里兰卡对中国强硬一点。 可是当斯里兰卡真的要付诸行动,需要印度帮忙分担违约金时,印度却装聋作哑了。 那些许诺的援助项目、优惠贷款统统不见踪影,只剩下一些不痛不痒的友好表态,相比之下,我国的投资都是真金白银,15亿美元建港口,11.2亿美元买股权,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 更让斯里兰卡尴尬的是,他们口中的累赘在中国人手里却变成了摇钱树,2012年到2016年,港口在斯方手里运营时累计亏损3亿美元,成了政府财政的无底洞。 可中方2017年底接手后,仅仅一年时间,港口吞吐量就翻了4倍,营业收入突破30亿人民币。 到2024年,港口业务量更是同比增长40%,同样的港口,同样的位置,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答案在于中方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完整的产业链规划。 这份2017年签署的协议,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中方以11.2亿美元获得港口70%股权,经营权99年。 这不是什么不平等条约,而是在斯里兰卡主动要求下达成的商业协议,国际商业社会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契约精神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则。 想单方面撕毁合同?可以,但要按规矩付出代价,这100亿美元的违约金,正是对契约的尊重,也是对国际商业规则的维护。 当斯里兰卡老百姓真正看清谁在帮助他们时,一切政治算计都显得苍白无力,中方接手港口后,直接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5000多人就业。 这些岗位养活了多少个家庭?2022年斯里兰卡经济危机最严重时,超市里连基本生活用品都断货,中方港口运营团队却自掏腰包给员工发放纾困食品包。 提供平价汽油保证通勤,反观印度的"援助",不过是些二手火车头之类的象征性物资。 2023年,当斯里兰卡深陷债务危机时,又是我国率先同意债务重组,给了这个国家喘息的机会。 翻开历史,中斯友谊源远流长,从晋代高僧法显西行求法,到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两国交往已有千年。 2005年,当斯里兰卡想建设汉班托塔港时,最先找的是印度和日本,但他们都以"没有商业价值"为由拒绝了,只有我国愿意投资这个项目。 如今港口红火了,西方又开始炒作债务陷阱,可事实胜于雄辩,我国不仅让港口起死回生,还在投资37亿美元建设炼油厂,这是斯里兰卡独立以来最大的外资项目。 戈塔巴雅的政治赌博最终让他付出了惨重代价,他以为靠向印度示好就能改写与我国的协议,结果不仅港口没要回来,还失去了国际信誉。 2022年7月,当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民众冲进总统府时,他只能连夜逃亡,最后在新加坡宣布辞职。 从意气风发要收回港口,到狼狈出逃海外,不过短短三年时间,这个教训告诉所有人:治国理政靠的不是政治投机,而是实实在在为民众谋福祉。 来源:文汇客户端 2019-12-02援助“口惠而实不至”,印度凭什么跟中国在斯里兰卡掰手腕? 新华社客户端2020-01-06美媒文章:汉班托塔港协议绝非“债务陷阱” 观察者网2024-04-07斯里兰卡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向中方移交汉班托塔港完全是商业行为,不涉及军事

0 阅读:265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6
2025-10-07 21:13

驻军吧!不然随时无了。

KK

KK

4
2025-10-07 21:46

撮尔小国,畏威而不怀德!

用户10xxx19

用户10xxx19

3
2025-10-07 19:12

印度洋想变成内湖?问过米国同意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