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4年,他斥巨资192元,买了一箱茅台,被众人骂傻瓜,可47年后,这箱茅台竟让他成为了“千万富翁”!为何? (信源:每日经济新闻——太疯狂!一箱“葵花牌”茅台拍出900万天价,一瓶能换一只爱马仕!海外拍卖史上最高价,狂涨几万倍!) 主人公叫张永贵,当年在供销社当会计,平时就爱喝两口小酒。1974 年春天,他偶然听说茅台要换新包装,当时的 “葵花牌” 茅台即将停产。 这消息让他心里一动:“老包装停产后,以后肯定少见,说不定能留着升值。” 可买酒的钱不是小数目。192 元相当于普通工人四五个月的工资,家里的积蓄根本不够。 张永贵咬咬牙,翻出全家攒的零钱,又跟亲戚朋友借了些,才凑够钱,从供销社买下 24 瓶整箱的 “葵花牌” 茅台。 酒搬回家那天,街坊邻居都来看热闹。有人指着酒箱说:“永贵啊,你这是疯了?192 块买堆酒,够买三辆自行车,给孩子买多少衣服玩具啊!” 还有人劝他:“赶紧退了吧,这酒又不能当饭吃,以后砸手里哭都来不及。” 张永贵没辩解,只是把酒小心藏在床底下,偶尔拿出来擦擦灰,心里却认定 “这酒以后肯定不一般”。 这一藏就是 47 年。张永贵去世后,儿子张宗任整理遗物时,才发现床底下这箱落满灰尘的茅台。 他一开始没当回事,直到有次跟懂酒的朋友聊天,才知道这箱 “葵花牌” 茅台是收藏界的 “硬通货”。 后来张宗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茅台送去拍卖。拍卖会上,买家争相举牌,价格一路飙升,最后竟以 859 万成交! 为啥老茅台这么值钱?收藏茅台有啥讲究? 首先是 “稀缺性”,像 “葵花牌” 茅台只生产了短短几年,停产后果然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 其次是 “保存条件”,张永贵把酒藏在干燥的床底,47 年没动过,酒液没挥发,包装也完好,这种 “原箱原封” 的老茅台最受收藏者青睐。 最后是 “品牌价值”,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本身就有很高的知名度,年份越久,品牌溢价越高。 拿到拍卖款后,张宗任做了个让人佩服的决定 —— 在老家建了座 “茅台文化博物馆”。馆里展出了父亲当年买茅台的发票、酒箱的照片,还有拍卖证书。 他说:“这钱是父亲留下的缘分,建博物馆不是为了炫耀,是想让大家知道,有时候看似‘败家’的决定,背后可能藏着远见。” 网友们看完这事,都忍不住感慨:“老爷子太有眼光了,这才是真正的‘传家宝’”“当年骂他败家的人,现在估计后悔惨了”“收藏这事儿,还得有耐心和眼光,不是谁都能等 47 年”。 也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我爷爷当年也存了两瓶茅台,可惜后来被我爸喝了,现在想想真是可惜!” 其实老茅台值钱,还跟 “时代记忆” 有关。1974 年的中国,物资还比较匮乏,能花大价钱买整箱茅台的人寥寥无几。 这箱茅台不仅是酒,更见证了那个年代的生活,承载着张永贵的坚持和远见,这种 “有故事的收藏”,在市场上自然更受欢迎。 现在张宗任的 “茅台文化博物馆” 成了当地的小景点,不少人慕名而来,想看看这箱 “天价茅台” 的故事。 张宗任常跟游客说:“我爸当年没想着靠酒赚钱,只是单纯觉得老包装的酒该留着。有时候,不被理解的坚持,反而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有没有长辈留下的 “老物件”?你觉得哪些老物件可能有收藏价值?评论区聊聊,也为张永贵老爷子的远见点个赞,说不定你家不起眼的老东西,以后也会成为 “宝贝” 呢!
茅台为什么会赠送两个小酒杯?一个在茅台酒厂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告诉我:这两个酒杯根
【92评论】【17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