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歼-16重型战斗机压制美军F-22隐身战斗机的消息曝光后,委内瑞拉方面也传出,成功利用中国制造的反隐身雷达,锁定美军F-35隐身战斗机的报道。 南美洲的天空,最近有点不太平。 就在中国歼-16刚刚在西太某空域“硬控”美军F-22的消息还在热搜上挂着时,另一边,大西洋彼岸的委内瑞拉也突然高调宣布:他们用中国制造的反隐身雷达,成功锁定了五架美军F-35隐身战机。 没听错,五架F-35,而且是在飞行中被实打实地“盯上了”。 事情发生在10月4日,地点是在委内瑞拉北部的迈克蒂亚飞行情报区。 委内瑞拉国防部长弗拉基米尔·帕德里诺·洛佩斯亲自出面,在军方发布会上透露: 当时这些F-35正在35000英尺高空、以400节速度逼近委内瑞拉防空识别区,飞行轨迹呈现出“明显的挑衅性”。 这不是普通的例行飞行,而更像是一场技术博弈的实战演练。 问题来了:F-35号称“隐身战机里的天花板”,连雷达都不容易发现,它怎么会被一个非北约国家给“看穿”了? 答案其实就藏在那套来自中国的“反隐身神器”——JY-27雷达系统里。 这次的“主角”JY-27A雷达,是中国雷达系统中的明星选手,它不是那种靠近点才能看到目标的“短视眼”,而是专门盯隐身目标的“千里眼”。 它的秘密武器是VHF波段,这种波长长、穿透力强的频段,对于飞机表面那层专门“吸波”的隐身涂层来说,几乎没有效果。 如果隐身战机是穿着“隐身衣”的人,那VHF雷达就像是能透视这件衣服的X光机。 F-35用的是X、Ku等高频雷达来防范,而面对VHF,它就像是在舞台中央裸奔。 据公开数据,JY-27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500公里,具备高精度的距离分辨率和角度定位能力。 此次雷达部署在埃尔利伯塔多尔空军基地,正好处于美军战机飞行路径的监控范围。 委内瑞拉军方不仅“看见”了F-35,还持续跟踪并锁定了其飞行轨迹。 这可不是拍张照就完事,而是直接把F-35纳入了打击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委内瑞拉这次并不是靠一部雷达“单挑”F-35,他们早已构建起一个由多种中国雷达组成的“防空矩阵”——除了JY-27,还有JYL-1、JY-11B、“捕食者”等型号。 这些雷达覆盖了从低空到高空、从远距离预警到精确制导的完整链条。 更重要的是,这些雷达不仅能“看见”,还能“指挥”。 委内瑞拉军方将雷达数据与S-300VM、“山毛榉”等防空系统实时联通,形成了发现、追踪、锁定、打击一条龙的作战闭环。 说白了,这不是一次偶然的雷达“亮眼”,而是一次体系化防空能力的全面展示,F-35不是没被锁过,但像这样被一个非北约国家用中国装备完整“捕捉”,还真是头一回。 其实,这套系统的“战绩”早就不是空白,早在2020年,委内瑞拉军方就曾公开表示,利用JY-27雷达成功锁定了美军F-22“猛禽”战斗机的飞行轨迹。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不是一次“蒙对了”的偶然命中,而是一次有章可循的战术验证。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反隐身雷达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关键,它不仅改变了委内瑞拉的防空能力,也打破了“隐身战机=绝对优势”的旧有认知。 从技术层面来看,隐身战机的隐形主要靠两招:一是特殊的外形设计,把雷达波反射到别处;二是吸波材料,把雷达波“吃掉”。但这些技术对高频雷达效果好,对低频(特别是VHF段)就很鸡肋。 JY-27雷达正是专门为这个“漏洞”而生,它的探测波长长到足以“穿透”F-35的隐身外壳,这就像是在F-35还以为自己藏在“隐身斗篷”下时,雷达已经看穿了它的骨架。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在面对拥有这类雷达的国家时,飞行策略越来越保守,而从委内瑞拉这次的高调曝光来看,他们不是在“炫技”,而是在释放一个明确信号:你来,我就看得见你。 从北京到加拉加斯,中国先进雷达系统的出口,正在悄然改变一些地区国家的战略姿态。 对于美国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尴尬的“技术破防”,隐身战机不再是“全场最靓的仔”,而是成了别人眼里的“优先目标”。 中国制造的反隐身雷达,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强化防空、自主抗压的关键选项。 委内瑞拉锁定F-35,不只是一次雷达“秀肌肉”,更像是对传统空优逻辑的重写,它说明,在体系化防空能力面前,单一的高端平台已经不是“无敌卡”。 这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不一定非要拥有隐身战机,只要有能力“看见”它,就能打破技术壁垒带来的压迫感。 对中国来说,这不仅是一次装备出口的成功,更是一次影响力的延展,中国高端军工产品的实战背书,正通过一个又一个“地球另一端”的事件,逐渐走向全球。 从中国歼-16“压场”F-22,到委内瑞拉雷达锁定F-35,隐身战机不再是不可触碰的“空中幽灵”。 这场看似遥远的南美对峙,其实正在重塑全球军事技术的游戏规则。
就在中国歼-16重型战斗机压制美军F-22隐身战斗机的消息曝光后,委内瑞拉方面也
老阿七说史
2025-10-07 15:44:09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