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就在刚刚,俄罗斯宣布了。 ·······························> 梅德韦杰夫将率俄代表团访问朝鲜!其实,不用管他访问朝鲜的目的是什么,就看这个频率和频次已经比走亲戚还多了,光今年已经三五次了吧! 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10月6日正式发布消息,该党主席、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将率领代表团前往朝鲜,参加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 梅德韦杰夫以政党领导人身份访朝参加建党庆典,这种看似礼仪性的安排,实则是俄朝战略协作的"破冰船"。当西方国家还在纠结于外交制裁时,莫斯科与平壤已经打通了政党外交的新通道。 作为长期观察东北亚军事格局的老兵,我注意到这次访问的时间点耐人寻味。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恰逢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梅德韦杰夫此时到访,绝不仅仅是送生日祝福那么简单。 统一俄罗斯党与朝鲜劳动党的直接对话,开创了"政党搭台、军事唱戏"的新模式。这种安排巧妙绕过了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的限制,因为政党交流不在制裁范围内。俄朝双方都清楚,政党纲领的协调往往比政府协议更具弹性。 更精妙的是身份组合,梅德韦杰夫同时拥有党主席和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的双重头衔,这意味着他既能谈意识形态合作,又能谈安全事务。这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做法,体现俄朝关系的高度灵活性。 韩国军方情报显示,俄朝军事合作已进入快车道。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炮弹数量从每月3万发猛增至10万发,作为回报,俄罗斯正在帮助朝鲜升级S-300防空系统。这种"弹药换技术"的交易,让双方各取所需。 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军合作,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近期频繁访问朝鲜元山港,朝方则获得了"俱乐部"巡航导弹的技术支持。这种合作一旦成熟,将直接改变朝鲜半岛的军事平衡。 朝鲜通过"幽灵船队"向俄罗斯输送成品油,这些油轮关闭应答器,采用夜间航行等方式规避监视。作为回报,俄罗斯援助朝鲜建设了宁边核电站的备用供电系统。这种能源互换,使双方在制裁下仍能维持战争能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贸易,朝鲜无烟煤通过罗津港源源不断运往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些能源支撑着俄军兵工厂的运转。而朝鲜获得了急需的粮食和化肥,这种"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反而成了突破金融封锁的利器。 俄对外情报局与朝鲜国家安全省建立了数据交换机制。朝方提供驻韩美军的调动情报,俄方提供卫星侦察数据。这种情报互补,使双方对东北亚军事情报了如指掌。 更厉害的是网络战合作,朝鲜黑客小组"拉撒路"与俄军总参情报总局联合攻击乌克兰电网的战例,已被北约列为典型教案。这种网络空间的联合作战,标志着军事合作进入新维度。 俄朝军事互动直接牵动日本神经。防卫省最新报告指出,俄军侦察机从朝鲜机场起飞的架次增加三倍,这些飞机沿着日本海中线飞行,收集电子情报。日美联军被迫调整雷达部署,应对这种新威胁。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核扩散风险,俄罗斯可能向朝鲜提供浓缩铀技术,这将大幅提升朝鲜核武库的质量。虽然克里姆林宫否认,但美国卫星图像显示宁边核设施有新扩建工程。 当前俄朝热络让人想起1950年代中苏朝"铁三角"。但新时代的合作有本质不同:当年是意识形态驱动,现在是生存需求主导;当年是公开盟约,现在是默契配合;当年针对明确敌人,现在应对体系性压制。 这种变化,反映国际斗争形态的进化。非传统安全合作、灰色地带战术、弹性联盟关系,正在取代传统的军事同盟模式。 中方对俄朝走近持谨慎态度。一方面理解俄罗斯的战时需求,另一方面担忧半岛局势失控。这种平衡术体现在外交表态上:既不对俄朝交往发表评论,又重申支持半岛无核化原则。 更实质的是经济考量,中国仍是朝鲜最大贸易伙伴,任何俄朝合作如果损害中国利益,都会引发中方反制。这种三角关系的动态平衡,考验着各方的外交智慧。 美日韩三方军事同盟面临新挑战。原本专注半岛的萨德系统,现在要同时监控俄军远东基地。这种战略牵制,使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资源更显捉襟见肘。 更深远的是印太战略受影响。美国被迫将部分关岛兵力调回半岛,这种力量分散,可能影响其"太平洋威慑倡议"的实施效果。 梅德韦杰夫的平壤之行,可能成为改变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历史性访问。当俄罗斯用常规武器换朝鲜炮弹、用核技术换导弹技术、用国际掩护换地下运输时,这种"非对称互补"正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西方制裁本想让俄罗斯窒息,却逼出了更顽强的生存策略。这种在绝境中开辟第二战场的智慧,可能改写21世纪的地缘政治规则书。 信息来源:梅德韦杰夫将率俄代表团访问朝鲜 2025-10-06 15:54·红星新闻
快讯!快讯! 就在刚刚,俄罗斯宣布了。 ····················
易云的世界
2025-10-07 10:46:45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