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05年,作家冯亦代在临终之际,抓着妻子黄宗英的手,求她:“能不能把我跟原配葬在一起?”没想到,黄宗英却哭着说:“我陪你12年,还是不如她?”不过哭完黄宗英还是同意了。 (信源:网易——黄宗英:68岁改嫁冯亦代,她工资不动,丈夫甘愿养她) 冯亦代和原配郑安娜的爱情,堪称 “才子配佳人” 的典范。冯亦代学的是工商管理,却偏偏痴迷文学,大学时活跃在各种社团,写文章、演话剧样样出色,“才子” 的名声在校园里传开。 直到他遇见郑安娜 —— 那个在舞台上说着流利英语的姑娘,灯光下的她面容姣好,一开口就让冯亦代彻底沦陷。 为了追郑安娜,冯亦代拼了命学英语,情书一封封写得文采飞扬,字里行间全是炽热的爱意。 郑安娜本就是英文天才,被他的真诚和才华打动,两人很快走到一起。他们的恋爱满是文学气息,一起聊书、一起翻译文章,灵魂高度契合,没等毕业就携手走进婚姻。 婚后的日子更是甜蜜又踏实。郑安娜一边照顾一双儿女,一边当冯亦代的 “专属助手”—— 他搞翻译遇到难题,她就帮着查资料;稿件需要复查,她就逐字逐句核对。 哪怕后来十年混乱中,两人都遭了罪:冯亦代腿落下残疾,郑安娜右眼失明,她还是用仅剩的左眼,在灯下帮他看稿子,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抠细节。 这样的相濡以沫,让冯亦代把郑安娜刻进了骨子里。 可命运偏不遂人愿,平静日子没过多久,郑安娜就先一步离开了。 冯亦代伤心到差点随她而去,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饭都吃不下。还好好友赵丹和妻子黄宗英常来劝他,陪他聊天、帮他整理稿件,慢慢把他从绝望里拉了出来。 谁也没想到,没过几年赵丹也走了。失去丈夫的黄宗英,和失去妻子的冯亦代,成了彼此最懂对方的人。他们都爱文学,都经历过生离死别,80 岁高龄时,两人决定相伴余生。 黄宗英比冯亦代小十几岁,日常里总是细心照顾他,帮他打理生活、陪他聊文学,12 年的时光,平淡却满是温情。 黄宗英本以为,这样的相伴能一直到最后,可冯亦代临终前的请求,还是打破了她的期待。 她不是不委屈 ——12 年患难与共,她以为自己早已走进他心里,可他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个先走的郑安娜。 但哭过后,黄宗英还是想通了:她见过冯亦代失去郑安娜时的崩溃,也懂那种 “一生只爱一人” 的执念,既然他心愿如此,她愿意成全。 这里得科普个小知识:为啥老一辈人对 “合葬” 看得这么重? 合葬在传统观念里,不仅是 “死后同眠” 的仪式,更是对爱情 “一生一世” 的承诺。 对冯亦代来说,和郑安娜合葬,是想弥补生前 “没能一起走到最后” 的遗憾,也是想告诉她 “我从未忘记你”;而黄宗英的成全,既是对丈夫的尊重,也是对这份跨越半生的深情的理解 —— 爱不是占有,而是让对方如愿。 后来有人问黄宗英 “后悔吗”,她笑着摇头:“不后悔,陪他的 12 年很开心。他心里有她,我心里也有过别人,都是缘分。” 是啊,黄宗英的一生也经历过几次婚姻,每一任丈夫都走在她前面,最后只剩她孤身一人。可她没有抱怨,反而把这些经历写成文字,字里行间满是豁达。 网友们看完这个故事,都被深深打动。 有人说:“冯亦代对郑安娜的爱太执着了,12 年陪伴都没改变,这才是真爱吧”;有人心疼黄宗英:“她太通透了,换谁都难做到这么大度,这份格局让人佩服”;还有人感慨:“老一辈的爱情,要么不开始,要么就是一辈子,哪怕阴阳相隔,也念念不忘”。 其实这个故事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 “爱” 与 “理解”。冯亦代的执念,是对初恋深情的坚守;黄宗英的成全,是对爱人最后的温柔。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了 “爱情” 的不同模样 —— 有的爱热烈到刻骨,有的爱平淡到长久,有的爱豁达到成全。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怎么看待冯亦代的 “合葬请求” 和黄宗英的 “成全”?如果是你,能做到像黄宗英这样豁达吗?评论区聊聊,也让我们一起缅怀这几位老一辈文人的深情,记住这份 “爱与成全” 的温暖。
命运指引你去哪里,你就大大方方地去。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