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超话]中国技术领先,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局部领先,已经是全方位的领

晶林看趣事为 2025-10-07 03:32:56

记录者[超话]

中国技术领先,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局部领先,已经是全方位的领先,这让西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021年,中国的“东方超环”(EAST)先后实现了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的等离子体运行。而今年1月,它更是成功实现了上亿摄氏度1066秒(近18分钟)的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运行。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在国际聚变界引起了巨大震动,被一些观察家称为该领域的 “斯普特尼克时刻” ;因为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让一直自信满满的美国科技界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和危机感,从而全面开启了太空竞赛。

如今,中国的EAST实验让西方社会开始感知了,在决定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赛道上,中国早就不是追随者,而是规则的挑战者和定义者。我们不仅在重复他人的实验,更是在挑战物理和工程的极限,为全球聚变研究开辟新的道路。这也是中国基础研究开始厚积薄发了。随便说一下,近几年来,中国在物理和化学自然指数是美国2倍以上。

西方分析普遍认为,中国核聚变进展绝非零散的学术突破,而是一场“由国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行动”。这正是中国在攻克“大科学装置”时的核心优势。

核聚变研究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整合顶尖人才、建设极端复杂的实验设施,其周期之长、风险之高,足以让任何私营资本和短期选举导向的政府望而却步。而中国则能以强大的国家战略为指引,实施“新型举国体制”,跨越政治和商业周期,进行长达数十年的持续投入。

先是“东方超环”(EAST),后来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蓝图,中国展现了一种清晰的、阶梯式的长远规划能力。这种将全国资源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是西方在各自为政、预算摇摆的体系下难以复制的。西方每年政客都是在为年度预算争吵,而中国会有各种坚定的路线图走下去,也许有迟到,但是基本上使命必达。

在中国当前新能源,光伏、风电等动不动就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占据世界绝对份额及绝对领先情况下,核聚变领域也发生着一模一样的路径规划。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的一项深入研究揭示了一个更为深远的优势,中国已经主导了六个支撑核聚变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产业中的三个(如超导磁体、特殊材料加工),并接近主导另外两个。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即使其他国家在原理上取得突破,要将核聚变电站从图纸变为现实,也可能严重依赖中国提供的核心部件和材料。这好比建造一座摩天大楼,你或许有最优秀的设计师,但混凝土、钢筋和玻璃幕墙的供应链却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通过对供应链的“闪电般”控制,正在为未来的聚变工业时代铺设基础设施。这种“隐形”的、根植于强大制造业基础的布局,比单一的技术突破更具战略性和决定性。它确保了即使竞赛是开放的,最终的商业化落地也将深深被中国掌控。

核聚变的成功,其意义远不止于一项技术冠军。它将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安全、清洁且成本极低的能源。届时,能源将不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基于充足能源,人工合成粮食(淀粉)、燃料、化工产品都将成为现实,人类将彻底摆脱对化石能源和有限耕地的依赖,甚至开启太空殖民的新纪元。

正如张杰院士所断言:“聚变能带来的工业革命,将超越迄今为止所有三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总和。” 基因科技、AI和核聚变将是人类第四次核心革命。如果引领这场终极革命的,是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强大组织能力和坚定战略决心的东方文明,那么它所重塑的将不仅是全球能源格局,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地缘政治和文明秩序。到那时,西方将面临的不是简单的竞争失败,而是降维打击了。在如此根本性的变革面前,除了叹服并适应新的现实,别无他选。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道友

道友

1
2025-10-07 07:30

沙特:哥你能不能不要再研究那玩意儿了?我石油给你打五折还不成吗?

猜你喜欢

晶林看趣事为

晶林看趣事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