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尹婷
晨光初绽,湖面苏醒,他们已踏上征程;星河低垂,人潮未散,他们仍在坚守。在梅溪湖12.7公里的湖岸线上,湘江运营梅溪湖一期项目安保队长罗率带领团队,用七百多个日夜铸就了这片水域的“第五季”——在春的明媚、夏的热烈、秋的宁静、冬的素雅之外,他们构成了湖畔最温暖的守护季节。
清晨七时,罗率准时扣上肩章。这个重复了七百余次的动作,承载着比金属更重的使命:守护成千上万游客的安全。七时二十分的岗亭早会上,队员们翻开密密麻麻的巡逻台账,这些由43双敏锐眼睛记录的数据,构建起湖区的安全网络。八时整,摩托巡逻队准时出发,7处固定岗、23个重点区域,每一步都踏出安全的轨迹。
“罗队,西岸木栈道有点湿滑,我让老伴守着提醒路人呢!”晨练的陈阿姨远远打着招呼。这片湖区的守护,早已不仅是十数名安保人员的职责。游客、居民自发成为延伸的“眼睛”和“耳朵”,共同编织起全民参与的安全网。罗率回忆,今年盛夏,一名孩童探出护栏险些溺水,他冲到现场时,已有两位游客自发守护在侧,周围人群迅速围成安全屏障。
对于罗率来说,对讲机里的呼救声,永远是最紧急的集结号。今年1月3日那场荒火,真正检验了罗率团队的“超纲三分钟”。当发现火情时,即使起火点不在职责区域,十多名队员仍然迅速响应,在消防多级泵的轰鸣声中,队员老陈光脚蹚进冰冷的湖水,老徐被浓烟呛得不停咳嗽却不肯后退,新来的小王虽然紧张却一步不退……当消防车赶到时,火势已基本控制。
“这次事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两年的朝夕相处、千百次演练,练的不是个人的英勇,而是团队的默契。”罗率说。消防站送来的感谢信被复印二十余份,张贴在每个岗亭,见证着团队的荣耀。公司配备的43名训练有素的队员、50米一个的救生设备、定期更新的冲锋舟和救援装备,构成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坚实后盾。
夜幕降临,守护以另一种形态延续。晚七时的夜巡中,手电筒光束调至柔和角度,脚步声刻意放轻,避免惊扰湖畔情侣与游人。这些细节不是规章制度的要求,而是团队在千百次巡逻中形成的无声默契。
去年夏天,队员救起落水女子时,岸上市民自发组成人链;节假日人流高峰,各部门全员上岗的默契配合;深夜岗亭里,公司送来的热姜汤……罗率越来越明白,守护梅溪湖,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工程。
两年间,罗率见证着梅溪湖愈发美丽,更目睹团队从陌生走向默契。“有人说我们的工作太普通,但把平凡的事重复做好,本身就是不平凡。”在他看来,守护的不仅是12.7公里的水域,更是游客脸上的笑容;从事的不仅是安保工作,更是让城市更温暖的事业。
当晨光再次照亮湖面,新一天的守护者已踏上征程。这条由责任、默契与温暖编织的守护链,正在梅溪湖畔永恒延续。
[作者:尹婷][编辑: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