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北大一位教授在路过东城区一个街角时,看到一名妇女摆摊卖字画。他随手翻

云端逐梦之旅 2025-10-06 11:38:00

1952年,北大一位教授在路过东城区一个街角时,看到一名妇女摆摊卖字画。他随手翻开一幅,脸色瞬间变了——画中人竟神似成吉思汗,他当场掏出三块钱买了下来。 这位教授叫史树青,北大考古系的老师,从小就和古书字画打交道,眼光极准,他八岁时就能看出古籍的年代,还曾用几毛钱买到清末名人的真迹。 多年练就的眼力,让他在街头看到这幅画时,几乎能立刻判断它的不寻常。 地摊上的那位女子叫崔月荣,画是她公公留下的旧物,史树青听到她公公的名字时眉头一动,陈宦,这位北洋时期的高级将领曾在蒙疆任职,和蒙古贵族交情很深。 据说,当年一位蒙古亲王在分别时,把家族珍藏的成吉思汗画像送给了他,后来战乱不断,陈家衰落,这幅画最终流落到民间。 史树青把画拿到手里仔细看,画上的白色毛帽、衣领上的花纹,都和史料中蒙古贵族的服饰描述完全吻合,画纸也不是普通的宣纸,而是元代以前罕见的名贵纸张。 右上角的朱砂题字,直接写明了人物身份,这些细节,让他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稀世的成吉思汗真容。 成吉思汗在世时曾立下规矩,不许为他作画像,更不准让名字和陵墓流传下来。 几百年来,世人只能凭文字想象他的样子,连忽必烈在追封祖父时,都因无画像而犯难,只能秘密命画师根据口述画出御容,这幅画流传下来,极其罕见。 买画回家后,史树青进一步核对细节,他发现三点关键证据:独特的蒙古画法、元代双丝织的绢面,以及明代时期的重裱痕迹,这让他确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为了有更权威的结论,他请来几位著名鉴定专家一起查看,各位专家看后都认定,这比现存的明代摹本早了整整两个世纪,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吉思汗画像,而且画中人并不是凶狠的战将模样,而是一位须发花白、神情沉稳的长者。 几年后,这幅画被正式收入国家博物馆,成为一级文物,它不仅让学者们第一次有了成吉思汗的真实形象,也为研究元代服饰、礼制和绘画技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史树青一生看过的古物无数,但他最在乎的从不是价格,而是让这些流落在外的文化遗产回到国家手中,这幅成吉思汗画像,从街头旧摊到博物馆展厅,背后是一位学者的眼光与坚持。 今天,人们站在展柜前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帝王的面容,更是一段能够亲手触碰到的历史。 参考信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史树青:“捡”这辈子最大的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档案(编号1952-047) 雅昌艺术网《史树青与成吉思汗画像的传奇》

0 阅读:965

评论列表

ray huang

ray huang

8
2025-10-06 12:59

不会是自画像吧,有几分似。

云端逐梦之旅

云端逐梦之旅

云端逐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