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是为卫青陷害而死的吗?这个说法若是出自一般人倒还罢了,这是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所持有的观点,这就让人觉着不可思议了。怎么能这样往卫青身上泼脏水呢? 吕思勉说:“广为卫青所陷害而死”。拆解开来,吕思勉想说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李广之所以后来自杀,起因在于卫青的临阵换将,改李广的前将军为右将军,致使后来李广失道,贻误军机,并因此而自杀。 这里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临阵换将。而临阵换将,这是出于卫青的想法吗?不是。把李广从前将军位置上换下来,这是汉武帝的想法。在大军临行前,汉武帝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卫青。原因是什么呢?汉武帝给出的理由是李广“数奇”,用粗俗一点的话可翻作李广“点背”。其实也不能怪汉武帝,李广在数次征讨匈奴战役中,确实表现平平,乏善可陈。而漠北之战又是双方主力军团的大决战,这不能不让汉武帝特别慎重。 当然太史公是站在李广一边的。李广的先人为秦朝大将李信,司马迁的先人为秦朝重臣司马错,都是社会上层人士。作为他们的后人如何不惺惺相惜?而卫青只不过是平阳公主的一个骑奴而已。只要看太史公把卫青与霍去病置入《佞幸列传》,就知道太史公对卫青的真实态度了。看不上卫青的不只太史公一人,宋代的苏轼亦是其一。可见,即便像卫青这种立有不世之功的,要想实现阶层跨越,也是很难的。 李广的死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也让人特别痛惜。但不能把李广之死往卫青身上赖,说“广为卫青所陷害而死”,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广是为卫青陷害而死的吗?这个说法若是出自一般人倒还罢了,这是吕思勉在《中国通史
尼山历史
2025-10-06 10:49:57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