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增加人口数量,想出了一个妙招,宫女和光棍都高兴坏了。一直以来,唐朝都被人称为盛世,但其实在初期,尤其是李世民接手之时,此时大唐人口稀少,经济也不景气。而李世民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个盛世,特别是在增加人口数量的方面,他可以说绞尽脑汁,那么他有什么妙招呢? 隋朝末年,战乱频发。在唐朝建立之初,人口减少的幅度特别大,李世民看到人口的急剧流失,简直是夜不能寐。 要知道一个社会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没人就意味着社会难以发展。 据当年的数据记载,隋朝曾经最为鼎盛时期的人口数量足足近900万户,而经过了连年的战火后,来到唐朝人口就只剩200多万户了。 此时的李世民也是在日夜思索,企图找到一个解局的办法。 他也明白,战火连年,人一批批地离世,如果想要人再多起来,就得让大部分的女性开始生育才行。李世民在皇宫中看着走来走去的宫女们,突然心里生出了一个计谋。 宫里的女子大多是家境不好才被送到宫里进行劳作的,所以她们如今大多早就到了生育的年龄。 而如今在这宫中被高墙围困,也失去了很多人生的体验,当然李世民认为的体验就是嫁作人妇,相夫教子那种。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突然想到一则妙计,批准年龄大的宫女离开宫中嫁娶。 很快李世民就将此计颁布了出来,而宫女听到后都感到非常开心,因为从宫中出嫁,要比以前直接从娘家嫁人优越得多。 因为很多男子都以能娶到宫中的女子,也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很快这个政策也就开始实施了起来。 当然既然是宫中的人,肯定朝廷也出面为其择偶,一般来说都会找一些虽然出身贫寒但人品不错的男士,然后再给宫女出点嫁妆,也算是半个娘家人的感觉。 这么一来,宫中不少女子都开始踏出宫门,寻找起了自己的幸福。 而且李世民也并没有强迫这些女子就必须结婚,对于那些想在宫中养老的,他也接受其这样的选择。 不过,要说光是宫女这帮人对于生育率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助力,所以李世民就把结婚的指标下达给了下级官员。 把每个地方官的业绩与当地的婚姻都列入了考察的范围之内,所以当时各地都在抓结婚生子这件大事。 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让这里的人积极结婚,更是用结婚津贴来恩赏这些新婚的夫妻,这样一来很多正在考虑的新人也就积极地进入了婚姻。 这么一刺激,没想到还挺奏效,在贞观十三年,家庭的户数就来到了300万户,又过了九年,家庭户数更是多达360万户。 此时的国家早就一扫当年隋末的冷清,开始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 不过,在战争中的人口一死一大片,可是想再恢复就得一个个慢慢地生育,所以这也是个极长的过程。 李世民此举也就是个基础,但就是这个基础让后来的唐朝变得越来越强盛了起来啊。 参考资料: 兰台世界:从民生视角看李世民的治国方略
清代有十五个巡抚,虽然都是正二品,但其实也分高中低三种配置。清朝设有15个巡抚,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