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频繁更换首相和内阁,但国家却从来不乱?因为说白了,日本背后有真正的世家大

柳风拂面念情长 2025-10-05 10:26:15

日本为何频繁更换首相和内阁,但国家却从来不乱?因为说白了,日本背后有真正的世家大族掌控全国,首相也只是摆设居多。 日本战后至今换过近 40 任首相,平均任期不到 3 年,菅义伟、福田康夫等更是 “短命首相”,任期刚过一年就下台,但街头该上班的上班、该开店的开店,连股市波动都没多大,这背后确实藏一些看不见的 “掌权者” 。 先说这些藏在幕后的世家大族,日本政坛简直是 “家族企业” 聚集地。小泉家族就是个典型,从明治时期靠给海军送劳动力发家,高祖父小泉由兵卫攒下家底,儿子小泉又次郎 1908 年当选议员,拉开四代为官的序幕。女婿小泉纯也入赘后当到防卫厅长官,孙子小泉纯一郎更是当了三届首相,到了曾孙小泉进次郎,38 岁就当环境大臣,还直接参选自民党总裁,靠的全是家族攒下的人脉和资源。 安倍家族更不用说,祖父安倍宽是国会众议员,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相,安倍晋三自己当了两次首相,弟弟岸信夫还能当防卫大臣,这种 “祖孙父子齐当官” 的戏码在日本政坛一抓一大把。 战后绝大部分首相都出自这类政治世家,所谓的选举更像是 “家族继承人选拔赛”,不管谁最终坐上首相宝座,背后都得靠这些世家势力撑腰,政策方向自然不会跑偏。 更关键的是那些躲在文件堆后的事务官,日本把公务员分成政务官和事务官,前者就是首相、大臣这些靠选举上台的 “临时工”,后者是通过考试入职、终身任职的 “铁饭碗”。 有个说法叫 “铁打的官僚,流水的大臣”,太贴切了。大臣们今天上台明天可能就辞职,但事务官们稳坐钓鱼台,晋升到事务次官的级别,就能直接掌控部门实权。 首相想推个政策,得先让事务官们草拟方案,可他们能看到的信息全是事务官筛选过的,相当于给啥料就只能做啥菜。安倍内阁当年爆过丑闻,就是事务官和政客勾结,可见这些 “幕后笔杆子” 不仅能左右政策,还能反过来拿捏政务官。 连司法系统都被这种 “官僚掌控” 渗透,最高法院事务总局本该是辅助机构,结果反仆为主,法官的任命、晋级、调动全由他们说了算,规则还从不对外公布。 这些 “身着法袍的行政官” 选人的标准是 “头脑聪明,顺从上司”,把司法变成了自己的地盘。这样一来,不管首相怎么换,司法、行政的核心权力都捏在这群稳定的事务官手里,国家机器自然能按部就班转。 再加上那些改头换面的财阀势力,战前三菱、三井这些财阀就靠家族控股公司形成闭环生产,连甲午战争的政策都得顺着他们的利益走。 虽然麦克阿瑟当年想搞垮财阀,可后来控股公司又被解禁,这些家族势力换个壳继续存在,和世家、官僚缠在一起。他们通过政治捐款影响政策,事务官制定规则时得考虑他们的利益,世家出身的政客更是和他们穿一条裤子,三方拧成的利益绳比首相的任期结实多了。 2009 年民主党取代自民党上台,看着是 “政权更迭”,结果不到三年就垮台,就是因为动不了事务官和世家的蛋糕。事务官们消极怠工,政策推不下去,世家背后使绊子,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而安倍晋三能当那么久首相,不是他能力多强,而是懂得和事务官、世家搞好关系,顺着他们的节奏来。小泉进次郎参选时喊着 “打破旧自民党”,可背后还是靠父亲小泉纯一郎和前首相森喜朗在幕后运作,说白了还是换汤不换药。 所以别看首相换得勤,就像戏台子上的主角换来换去,导演、编剧、道具组全是同一批人,剧本早就定好了。世家大族管着 “人事权”,事务官握着 “执行权”,财阀攥着 “钱袋子”,这三方搭起的架子比任何一任首相都稳固。 首相只要乖乖在文件上签字,配合着演好 “政治戏”,国家就不会乱;要是想搞 “改革” 触动根基,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请下台。这种 “前台走马灯,后台定乾坤” 的玩法,早就成了日本政坛的潜规则。

0 阅读:58
柳风拂面念情长

柳风拂面念情长

柳风拂面念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