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绿色出行“氢”装上阵——能源转型看太原(下)

从燃油到燃气,再到纯电动,太原的公交车不仅换了动力源,更切换了整个城市的发展模式。

2016年,当第一届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举行时,太原的公交车还是以燃气车为主;如今,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纯电动公交车已成为这座城市流动的风景线。

从燃油到纯电的绿色蜕变

太原的公共交通绿色转型并非一蹴而就。

“公交车大部分是燃气公交车,所用的燃料是丙烷,排放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纯电动公交车是新能源零排放的环保型汽车。”时任太原公交集团公司调运处处长的刘晖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介绍。

那年2月,太原市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与传统公交车相比,纯电动公交车更经济、更环保,将有效改善城市交通与居住环境,进一步助力打造绿色交通。

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普及速度惊人,到2020年,太原市将公交车全部更换为纯电动公交车。

早在2016年,太原就将全市的8292辆出租车全部更新为电动车,这一创举使得太原成为全球首个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此举不仅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更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环保示范。这8000多辆纯电动出租车每年可减少排放碳氧化物21176吨、碳氢化合物2451吨、氮氧化物3478吨。

太原公共交通的绿色蜕变,与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引领密不可分。从2016年“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到2025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论坛主题的演进,反映了太原及山西对能源低碳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折射出山西在能源革命道路上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向。

从地面到地下的产业突破

在地面公共交通绿色转型的同时,并州大地的地下也在发生巨变——2020年12月26日,联通南北的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到今年9月5日客运量突破2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5.7万余人次。今年2月22日,横贯东西的地铁1号线开通,最高日客运量23.56万人次,与地铁2号线共同为太原绿色出行添力。

地铁作为绿色出行方式,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便捷性。有数据显示,地铁每百公里人均能耗仅为小汽车的8.4%,运力效率更高。

在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内,太原地铁将绿色理念和方法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中,用“绿色设计”牵引轨道交通,“绿色管理”贯穿轨道交通,“绿色节能”打造轨道交通,“绿色出行”方便市民出行。

鲜为人知的是,地铁1号线从列车车轮、车体到配套工程电机,处处闪耀着太原制造、山西制造的光芒。在运营列车中,有5列由太原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体材料由中国宝武太钢提供;车轮、车轴、齿轮箱由太重提供;地铁1号线全线使用太原国铁京丰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YJ7型电液转辙机154套;山西电机制造公司为地铁1号线提供新研发的YXFE5系列和YXFPE系列专供地铁隧道三相异步电动机569台;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为太原地铁1号线提供智能运维系统、巡检系统以及综合维修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轨道车、平板车在内的各类产品、工艺设备及技术服务……

一条地铁,串联起山西制造,也推动了太原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产品应用到技术创新

在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举行之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现场,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正是太原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2024年1月30日,太原市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908路开通,投入6辆12米长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908路氢能公交车由美锦能源出资采购,交由太原公交集团运营,“心脏”处搭载的是美锦氢能自研的90千瓦燃料电池发动机。美锦氢能事业部山西区总经理马凯介绍,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受温度影响较小,冬季的续航里程稳定,出行更加环保、可靠。

据了解,一辆908路公交车往返一次72公里,每日4趟,行驶里程近300公里,司机每天只需加一次氢气。“10到15分钟就能加满,满氢后最高续航350公里左右。”太原公交公司清徐车队带班队长李杰介绍。

美锦氢能公交车是太原践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不只是公共交通领域,自2021年氢能汽车试运行以来,美锦能源已在全国推广重型卡车、物流车等各类氢能汽车3600辆。其中,山西省内推广氢能汽车500辆,建设9座加氢站。2024年12月16日,美锦能源氢能交易平台上线发布,更是为氢能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截至目前,美锦能源已推广氢能车辆近4000辆,安全运营里程超2亿公里,减排二氧化碳超22万吨,持续书写“以氢换油”的降碳答卷。

从公交车纯电动化到氢能产业布局,从传统能源城市到低碳发展先锋,太原的绿色转型之路正在不断延伸。

记者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