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秋,紫禁城养心殿内。慈禧捏着江宁急报,手指微抖,对曾国藩冷声道:“马新

历史趣闻社 2025-10-04 19:11:12

1870年秋,紫禁城养心殿内。慈禧捏着江宁急报,手指微抖,对曾国藩冷声道:“马新贻在督署被刺,这事岂不甚奇? 曾国藩垂着的眼皮猛地一跳,花白胡须微微颤动,忙躬身回话:“臣也觉此事蹊跷,两江总督乃封疆大吏,督署防卫森严,竟有人能当众行刺。”他这话答得滴水不漏,可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桩案子早藏着引线。 此时的曾国藩刚从天津教案的泥潭里探出头,法国人骂他软弱,国人骂他卖国,正愁无计脱身。可这道调令让他回任两江总督,看似是解脱,实则是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谁都知道,马新贻本是慈禧特意安插的棋子——两年前把曾国藩调去直隶,就是想削掉湘军在两江的根基,而马新贻一到任就严查湘军旧部,还偷偷追查太平天国圣库的下落,明摆着是要挖湘军的老底。 江宁那边的细节很快传了过来。八月二十二那天,马新贻在校场阅兵结束,步行回督署的路上,一个叫张汶祥的汉子突然冲出来喊冤,趁人不备一匕首扎进他右肋。更怪的是,凶手杀完人不逃,反倒站着喊“刺马者张汶祥是也,一人做事一人当”。 案子审得更是一波三折。江宁将军魁玉先审,张汶祥嘴硬得很,任凭怎么用刑,要么扯些海盗恩怨,要么干脆闭口不言。慈禧不放心,又派漕运总督张之万去查,可张之万是个老油条,知道这案子碰不得,愣是拖着不结案。没办法,慈禧只能把曾国藩再派回去,还加了个刑部尚书郑敦谨当帮手。 曾国藩磨磨蹭蹭走了一个多月才到江宁,上任后也不急着审案,天天要么巡查营伍,要么和老部下叙旧。郑敦谨急着查案,可每次问到关键处,曾国藩就闭目养神,只淡淡说句“差不多就得了”。郑敦谨这才品出味道——两江地面上全是湘军的人,真要查出主使,恐怕要掀起更大的乱子。 最后报给朝廷的结论,还是说张汶祥因私怨报复,被判了剖腹挖心。可谁都不信这个说法。有人说马新贻上任前就知道自己要死,跟兄弟交代过“万一身亡别告状”;还有人说张汶祥苦练了好几个月,匕首能穿透五层牛皮,显然是早有预谋。郑敦谨审完案直接辞官回家,临走前说自己“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更坐实了案子里的猫腻。 曾国藩回任后,湘军旧部重新掌权,圣库的事再也没人敢提。慈禧看着奏折,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曾国藩在告诉她,两江还是湘军的天下。可彼时清廷内忧外患,根本动不了手握兵权的曾国藩,只能咽下这口气。 这桩“刺马案”成了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真相藏在权力博弈的缝隙里。马新贻成了牺牲品,张汶祥成了谜,而曾国藩用一场沉默的较量,保住了湘军的根基。说到底,这案子奇的不是刺杀本身,而是在那个朝廷权弱、藩镇力强的年代,皇权与地方势力的无声对抗。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