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中国不需要移民进入,也不需要联合国进住中国国土,中国需要的是稳定,平安

韫晓生 2025-10-04 16:49:19

[中国赞]中国不需要移民进入,也不需要联合国进住中国国土,中国需要的是稳定,平安,和谐,国民人人有工作、有饭吃,快乐生活的社会环境,一旦变成移民国家,民族也就荡然无存了,纵使繁荣百年,也难逃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命运,当衰落时,再无民族复兴一说,更无复兴之动力,在人类历史中彻底消亡!守住自己的国土,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能让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信源:网易——移民不移居,中国进入“轻移民”时代!)   “不开放移民就是落后” 的论调最近又在冒头,可看看欧洲街头因难民问题爆发的冲突,想想缅甸罗兴亚人流离失所的惨状,就该明白:移民政策不是 “赶时髦”,而是关系 14 亿人饭碗与民族根基的大事。   中国从不是 “闭关锁国”,而是清醒地守住底线 —— 盲目放开移民的坑,我们填不起,也不能填。   先看被 “盲目开放” 坑惨的例子。缅甸罗兴亚人问题持续数十年,源于早年移民群体与本土民族在资源分配、文化认同上的矛盾积累,最终演变成武装冲突,上百万罗兴亚人逃到孟加拉国丛林,基本生存难以保障。   欧洲 “难民危机” 是教科书级反面案例,2015 年大量中东难民涌入后,德国治安案件发生率飙升,法国因 “头巾”“宗教习俗” 争论不断,还引发多起暴力事件。   这些国家原以为 “开放包容” 能彰显大国气度,最终却要为社会撕裂、财政透支买单,这样的 “先进”,中国不敢要。   中国现实国情经不起“盲目开放”折腾。2024年全国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2%,但年轻人就业压力大,每年1100万新增就业人口,若放开低端移民,外卖员、快递员、工厂普工等低学历群体重要岗位竞争将白热化。   更严峻的是资源瓶颈,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耕地面积勉强维持“18亿亩红线”,若按美国接纳移民比例算,相当于突然多3个日本人口分资源,届时吃饭、用水都成问题。   有人说“移民能带来创新活力”,但这需建立在“精准筛选”基础上。中国并非“拒绝移民”,而是“挑着要”。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移民积分制”门槛极高,要求是年投入 500 万美元搞研发的科技人才,或芯片、AI 领域顶尖专家,普通劳工无法借此移民。   这种“掐尖式”引进,既满足产业升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又不挤占本土底层劳动者生存空间。而有些国家不筛查移民学历、技能,全盘接纳,导致低端劳动力过剩、本土工人失业、高端人才留不住,陷入“引进来却用不好”的恶性循环。   那些喊着 “不开放移民就是落后” 的人,忘了中国发展靠自己。从 “两弹一星” 到高铁网络,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都是 14 亿人双手干出来的。若为 “先进” 标签打乱民生根基,才是真傻。   更关键的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民族文化传承不能马虎。历史上,民族消亡常始于“文化认同模糊”。若盲目放开移民,不同文化群体大量涌入,语言、习俗、价值观冲突会侵蚀社会共识。   如某些移民国家,官方语言、节日庆典都有争议,这种“多元”埋下分裂隐患。中国五千年沉淀的文化底蕴,难以与外来移民融合,一旦被稀释,找回民族复兴精神动力将难如登天。   如今中国正走在“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上:基本医保覆盖 98%人口,社区医院开到家门口,养老金连续 20 年上调,农村老人也能按月领补贴,政策出发点是“让自己人先过好”。   而欧洲为移民安置费争吵,美国为边境墙扯皮,中国则通过“乡村振兴”让年轻人回县城就业,通过“产业升级”让工人成技术骨干。这种“把自己的日子过踏实”的思路,比追求“移民国家”虚名更实在。   说到底,移民政策没有 “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不羡慕别人的 “开放”,也不盲从所谓的 “先进”,只盯着 “14 亿人能稳定就业、平安生活” 这个核心目标。   守住国土,护好资源,建好家园,让每个中国人都能靠努力过上体面日子,这才是民族复兴最扎实的根基,也是中国给世界交出的 “不一样的答卷”。

0 阅读:18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